:::
共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蹈矩循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膽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所忌憚。《文明小史》第一一回:「書院重地,膽敢結黨橫行,真正沒有王法了!」
|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閣中書官至禮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一生困厄下僚”。四十八歲辭官南歸,五十歲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龔自珍是我國十九世紀上半紀(嘉、道)一個傑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思想帶有極大的叛逆性,文學極富於創造性。 龔自珍生活的年代是統一的封建國家面臨沒落、崩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新階段。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不斷加深,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自京師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戶”,農民起義前呼後應,“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問年歲”(《西域置行省議》)!他的思想所以特出於當世,在於他從青年時...
|
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理之學。宋代儒家學者以傳道為使命,注重闡釋經義,兼談性命,並轉化禪、道思想精華和修養方式所產生的學派。元代時衰落,明朝又再度興起。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學說,並發揚光大。但後來只知言心言性,而欠缺實踐,流於空談。[例]宋代興盛的書院制度有助於士人鑽研發揚理學。 △道學、性理學、宋學
|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學運動5.3 官學私學5.4 教育理論6 元代7 明代7.1 擴大和完善7.2 八股取士7.3 書院政治7.4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8 清代8.1 新式教育的興起8.1.1 教會學校8.1.2 外事學校的興起8.1.3 百日維新及新政期間8.1.4 新式教育制度8.1.5 女子教育8.2 留學出洋9 民國 上古 舜時,設庠為教,分下庠,上庠,七歲入下庠,庶老為師,十五歲入上庠,國老為師。 先秦到漢初 春秋時期,孔子辦學,開啟了私學教育。 夏商 教育萌芽 相傳在夏朝,國家就設立了以「序」為形式的官方學校,到了商代...
|
古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指人七十歲。《文明小史》第一回:「目下年紀雖已古稀,卻是最能順時達變,所有書院裡的學生,無有一個不佩服他的。」
|
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學生受教育的場所,相當於現今的學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羅家把女兒寄在學堂中讀書。」《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母親做些針指,供他到村學堂裡去讀書。」
2.術數用語。命相家用來指面部近耳門的地方。《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袁天綱傳》:「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
|
寢不能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躺著睡不著覺。形容心事重重。《三國演義》第二○回:「董承覽畢,涕淚交流,一夜寢不能寐。晨起,復至書院中,將詔再三觀看,無計可施。」
|
陳若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9年起任教於南京市華東水利學院(現在的河海大學)。1973年離開中國,舉家移居香港,擔任新法書院英文教師。1974年移民加拿大溫哥華,擔任銀行職員。此一期間,她將在中國的耳聞目睹,寫了一系列小說《尹縣長》,1976年由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她以當事人身份來寫,轟動一時。1979年應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中心之聘,移居美國。1979年底台灣發生美麗島事件,1980年1月8日,陳若曦由美返台,帶著一封旅美學者、作家簽署的信函面呈當時的總統蔣經國,表達海外學人對此事件的憂心,為高雄事件之民運人士求情1983年出任柏克萊加...
|
後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走時後面揚起的塵土。比喻居人之後,為自謙之辭。《文選.張協.七命》:「余雖不敏,請尋後塵。」《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幾位尚志堂的高等生,因為書院改掉了,沒有膏火錢應用,想步他們維新的後塵,覓些蠅頭微利度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