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銅塑鑄的鳳凰。《太平御覽.卷三五.時序部.豐稔》:「古歌詞曰:『長安城西雙員闕,上有一雙銅雀宿,一鳴五穀生,再鳴五穀熟。』」南朝梁.簡文帝〈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
褒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福建南部漳州一帶的民歌。內容多表現男女愛情,歌詞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女聲曲調,節奏較為自由,常以二拍子和三拍子交替出現,情緒柔婉含蓄。男聲曲調,節奏較為工整,二拍子,情緒明朗剛勁。也稱為「相褒歌」
黑人靈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黑人民族在奴隸時代作的宗教歌曲。歌詞內容多取材於聖經,並反映出黑奴遭受壓迫、生活困苦的心聲,為充滿虔誠信仰與感情的民謠。
山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村的民間歌謠。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內容以表現工作與愛情生活為主。曲調質樸,節奏自由。[例]農村的青年男女,常以山歌表達愛意。
狂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情高歌。唐.白居易〈狂歌詞〉:「勸君酒杯滿,聽我狂歌詞。」《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庶故作狂歌於市,以動使君;幸蒙不棄,即賜重用。」
匼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匝。南朝宋.鮑照〈代白紵舞歌詞〉四首之二:「象床瑤席鎮犀渠,雕屏匼匝組帷舒。」唐.羅虬〈比紅兒〉詩:「匼匝千山與萬山,碧桃花下景常閒。」
辭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上特指用歌詞表達感情的方式。明.王世貞《曲藻》:「凡曲,北字多而調促,促處見筋;南字少而調緩,緩處見眼。北則辭情多而聲情少,南則辭情少而聲情多。」
風入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曲名。古琴曲。《通志》載〈風入松〉為三十六雜曲之一。作者不詳。現存傳譜中的歌詞作者為唐代皎然,內容描寫月夜彈琴如風吹松林的聲音,唐代已流傳此曲。
倒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倒也不錯。《紅樓夢》第四二回:「所以咱們女孩子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
2.喝倒采。演員在舞臺上表演出了差錯,臺下觀眾故意大聲叫好,以示嘲諷。如:「她在臺上唸錯臺詞,觀眾直喊倒好,幸好同臺演員替她遮掩,方才解圍。」也作「倒彩」。
伴唱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歌時用來伴奏的音樂錄影帶。通常只有旋律而無歌聲,並以影像結合歌曲,播放時歌詞配合著旋律的進行而顯示,使唱者可在螢幕上,看著提示的歌詞來演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