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術妙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機妙算」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據《全唐詩.卷九四.劉知幾》引)妙算申1>帷幄2>,神謀出廟廷。兩階文物備,七德3>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注解〕 (1) 申:舒展。通「伸」。 (2)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 (3) 七德:比喻唐天子的偉大功業。源自〈七德舞〉,為唐代稱頌太宗偉業之歌舞。原題〈秦王破陣樂〉,玄宗時改寫為〈破陣樂舞圖〉。貞觀初,詔魏徵、虞世南等重制歌詞,名為〈七德舞〉。
翻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外國語文的歌曲曲調旋律重新填上本國語文的歌詞來演唱,或重新演唱其他歌星所唱過的歌曲。如:「早期有許多流行歌曲都是從西洋歌曲翻唱過來,因此洋味十足。」
流行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一段時間內為大眾所喜愛的歌曲。[例]流行歌的歌詞有時也能反映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
流行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行一時,一般人都聽過、會唱的通俗歌曲。曲調較為簡單,歌詞淺顯易懂,廣泛流傳的歌曲。內容多描述愛情或反映現實生活。
不是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代歌曲的一種特殊結構,節奏特點是散板與定板交錯運用,往往每一句開頭都有兩板,給人以入拍的感覺,隨即轉入散板,至末尾又轉入一板一眼,用一句四言歌詞結束。所以當聽者正以為進入有板樂曲時,卻是到了曲尾。此種結構並無單獨成曲,而常用於大型曲式之中。
神機妙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機妙算」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據《全唐詩.卷九四.劉知幾》引)妙算申1>帷幄2>,神謀出廟廷。兩階文物備,七德3>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注解〕 (1) 申:舒展。通「伸」。 (2)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 (3) 七德:比喻唐天子的偉大功業。源自〈七德舞〉,為唐代稱頌太宗偉業之歌舞。原題〈秦王破陣樂〉,玄宗時改寫為〈破陣樂舞圖〉。貞觀初,詔魏徵、虞世南等重制歌詞,名為〈七德舞〉。
輕吞慢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唱歌時拉長拍子,緩慢的唱出歌詞。《隋唐演義》第三十回:「朱貴兒方輕吞慢吐,嘹嘹嚦嚦,唱將起來。」
插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釵插於髮中。唐.王維〈扶南曲歌詞〉五首之五:「散黛恨猶輕,插釵嫌未正。」
神術妙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神機妙算」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劉知幾〈儀坤廟樂章〉詩(據《全唐詩.卷九四.劉知幾》引)妙算申1>帷幄2>,神謀出廟廷。兩階文物備,七德3>武功成。校獵長楊苑,屯軍細柳營。將軍獻凱入,歌舞溢重城。 〔注解〕 (1) 申:舒展。通「伸」。 (2) 帷幄:軍旅中的帳幕。 (3) 七德:比喻唐天子的偉大功業。源自〈七德舞〉,為唐代稱頌太宗偉業之歌舞。原題〈秦王破陣樂〉,玄宗時改寫為〈破陣樂舞圖〉。貞觀初,詔魏徵、虞世南等重制歌詞,名為〈七德舞〉。
道情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情歌曲的歌詞。《西遊記》第四四回:「手敲著漁鼓,口唱著道情詞,近城門,迎著兩個道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