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濛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茫不清的樣子。唐.白居易〈江夜舟行〉詩:「煙月濛濛,舟行夜色中。」唐.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質在液體中分解。如:「溶化」、「溶解」。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離」:◎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末年,盜賊群起,發軍擊之,將吏放縱於外。北邊及青徐地人相食,雒陽以東米石二千。莽遣三公將軍開東方諸倉振貸窮乏,又分遣大夫謁者教民煮木為酪;酪不可食,重為煩擾。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置養官以稟之,吏盜其稟,飢死者什七八。莽恥為政所致,乃下詔曰:「予遭陽九之」1>,百六之會2>,枯旱霜蝗3>,饑饉荐臻4>,蠻夷猾夏5>,寇賊姦軌6>,百姓流離。予甚悼之,害氣將究矣。」歲為此言,以至於亡。 〔注解〕 (1) 陽九之:災難、困厄的時運。,音ㄜˋ,同「厄」。見「陽九之」。 (2) 百六之會:厄運。見「百六之會」。 (3) 霜蝗:霜害和蝗災。 (4) 饑...
寧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靜、平和。三國蜀.諸葛亮〈誡子〉:「非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紅樓夢》第六三回:「如今四海賓服,八方寧靜。」
惜墨如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輕於落墨。原指作畫時墨色宜一遍遍的薄塗,最後才能達到漸次深入、濃淡有致的深厚效果,而不宜一次大量使用濃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清.閻爾梅〈葉生山人訪我黃龍潭上贈之〉詩四首之四:「傳梅得杏鉛華謝,惜墨如金筆意閑。」
超然物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泊曠達,不為物欲所局限。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下》:「淵明正以脫略世故,超然物外為意,區區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
殷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紅色。唐.元稹〈鶯鶯詩〉:「殷紅淺碧舊衣裳,取次梳頭闇妝。」
金戈鐵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徐增《而庵詩話》:「作詩如撫琴,必須心和氣平,指柔音,有雅人深致為上乘。若純尚氣魄,金戈鐵馬,乘斯下矣。」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才弟子有顏回、閔損、冉有、冉雍、曾點、曾參、顏由、宰予、冉求、言偃、端木賜、仲由、卜商、顓孫師、臺滅明、高柴、宓不齊、有若、樊須、公冶亦、原憲、公冶長、南宮韜、公析哀、商瞿、漆雕開、公孫孺、秦商……等數十人。任職一年,國內大治,晉封為司空,旋任大司寇。同年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以大義嚴詞,使齊侯歸還魯國失地。定公十四年,歲乙巳,孔子五十六歲,攝行相事,誅少正卯,勤理國政,經三月善政,魯國大治,路不拾遺。因齊國使女樂蠱惑季子及定公,朝綱墜落,孔子於是掛冠離魯,先 到衛國,見衛國不可為,旋赴陳國經過匡邑,匡人誤認孔子為...
颼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風吹、雨打的聲音。唐.鄭谷〈鷺鷥〉詩:「閑立春塘煙,靜眠寒葦雨颼颼。」《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內中又有參天的大木,幾萬竿竹子,那風吹的到處颼颼的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