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4.89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的,也會叫人相信的。 詞意 相似詞: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丁公鑿井.以訛傳訛.市虎杯弓.眾口鑠金相反詞:眼見為真.真憑實據 例句 有人謠傳公司要裁員,搞得人心惶惶,真是三人成虎啊!
拾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浩)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2.釋義牙慧,咀嚼之後所吐出的菜渣,指別人說話時用過的言詞或精彩言論。形容抄襲別人的作品或模仿別人已說過的言論,而變成自己的意見。 3.故事內容東晉時候,有一個名叫殷浩的人,很有學問。因為他曾經當過「中軍」的官職,所以被人稱為殷中軍。他曾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領揚州、豫州...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一、解釋3 二、故事3.1 三、相似詞3.2 三、相反詞4 四、例句 一、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訛傳訛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用法4 4.相似詞5 5.相反詞6 6.例句 1.釋義把本來荒謬、錯誤的東西妄加傳播。訛:謬誤,錯誤。 2.出處曹雪芹˙紅樓夢五一回:「這兩件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些古蹟來以愚人。」 3.用法把不正確的話錯誤地傳開,越傳越錯。 4.相似詞訛誤相傳,道聽塗說。 5.相反詞言之有據,言之鑿鑿。 6.例句上次她親口告訴我她要出國唸書,結果以訛傳訛,竟然有人說她要出國嫁人。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說明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無名氏〈君子行〉(據《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引)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1),李下不正冠(2)。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1) 納履:穿鞋,指彎腰做穿鞋或整理的動作。履,鞋子。(2) 正冠:扶正帽子。指伸手整理帽子。冠,音ㄍㄨㄢ,帽子。北史˙卷四...
南轅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轅,大車前部套在牲口左右兩邊的木頭,用以拖車。轍,車輛駛過留下的痕跡。「南轅北轍」指本要向南,但卻駕車往北行,離目的地越來越遠。比喻行動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相反。典出《戰國策.魏策四》。後亦用「南轅北轍」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馳,或比喻遙隔兩地。 △「背道而馳」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 出處2 2. 語義3 3. 成語故事4 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 出處 《戰國策.齊策六》:「今燕王方寒心獨立,大臣不足恃,國弊多,民心無所歸。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2. 語義 「墨守」,堅持固守。「成規」,前人制定的規矩辦法。「墨守成規」指固守舊規不肯改變,形容行事保守。 3. 成語故事「墨守成規」係由「墨守」及「成規」二語組合而成。「墨守」見於《戰國...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八回:「 如火如荼,軍容何盛。 」《老殘遊記》第十一回:「 鉤連上些人家的敗類子弟,一發做得如火如荼。 」 2.語譯 比喻軍容壯盛浩大,之後形容氣勢、氣氛的蓬勃與熱烈。 3.故事內容據《國語.吳語》載,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又出兵北征,想壓制國力最強的晉國,以成為霸主。越王句踐便趁機帶兵攻擊吳國,...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夜帶親衛軍八百突圍而出,自盡於烏江。 解釋 比喻環境險惡,備受困迫。 詞意 相似詞:八方受敵相反詞:歌舞升平 例句 我現在已四面楚歌,還是請你念在舊情伸出援手吧!
循循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出處2 二、語譯3 三、故事內容4 四、相似相反詞5 五、例句 一、出處 《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二、語譯 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多指在誘導教育方面不急躁,善於引導,有步驟而又方法得當。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指。 三、故事內容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對孔子非常崇拜,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他稱讚孔子的教學方法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渴天才,如有所立卓爾。」別的弟子也附和說他們也有同感。 四、相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