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0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爸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如:「我們天天都等爸爸回來才一起用晚餐。」《老殘遊記》第六回:「被他爸爸回來一頭碰見,氣了個半死。」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為《五經》。如同前文所說,「經」是後來為了尊稱這些書,而加上的稱呼,原來《五經》只稱為《易》、《詩》、《書》、《禮》、《春秋》。 歷史 傳統的說法 周易的成書時間歷來頗多爭論。傳說遠古的伏羲創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坤」為第一卦。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文王拘而演周易」,後人因此認為《易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經》以「-{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狐1.1 【正確稱呼】1.2 【習性】1.3 【沉著的狐】1.4 【狐的家庭生活】1.5 *資料來源* 狐【細目】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綱:哺乳綱目:食肉目科:犬科屬:狐屬 【正確稱呼】狐在許多童話故事裡,經常扮演著陰險狡猾或足智多謀的角色,事實上,比起其他動物,的確狐多了一分聰敏的氣息。雖然大家習慣稱呼牠「狐狸」,但「狐」和「狸」其實是不一樣的生物,正確來說,我們...
親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男女兩姻家的父母,對彼此的稱呼。《新唐書.卷一○一.蕭瑀傳》:「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呼為親家。」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六.親家》:「凡男女締姻者,兩家相謂曰親家。」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氣象、瀟灑神態的原因之一罷。也因為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床坦腹"、"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王羲之因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愛他的才幹,屢次征召為侍中、史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他不喜當官、更喜歡清靜。但是當他不得已而任官時,他又決不尸位素餐。他在任職期間,曾對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發青過重要而切實的政見。他還對饑民開倉賑濟。這些都說明他不慕榮利但為人正直的品格。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幼年時他曾跟隨姨母,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過書法。渡江後,他又學習了前輩書法大師李斯、曹喜、張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同父母所生而比自己年幼的女子的稱呼。如:「么妹」、「姊妹」、「兄妹」。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2)對同輩中較年幼的女子的稱呼。如:「表妹」、「堂妹」。
羅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漢腳是台灣特有稱呼,一般指沒有田產房屋、也沒有家室的遊民,出現於早期移民社會。關於「羅漢腳」名稱的由來,一說是遊民大多倚靠寺廟中羅漢圖的腳部底牆生活,另說則是遊民窮困、鞋靴破爛甚至打赤腳的外形,有如佛教的苦行羅漢,而被戲稱為「羅漢腳」。(註1)目錄1 背景2 相關諺語3 相關文獻4 參考書目 背景清領臺灣初期,因清廷認為治理臺灣耗損國庫且費人力卻又希望社會安定,因此對臺灣多採禁制、隔離政策,限制渡臺便是其中之一。當時依規定渡海來臺者不得攜眷,婦女亦不適合冒險偷渡,因此臺灣島上的男女比例變得更為懸殊,女性身價高漲,找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妻子父母長輩的稱呼。如:「岳父」、「岳母」。《聊齋志異.卷二.水莽草》:「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復何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匡超人走到跟前,叫一聲『爹!兒子回來了!』上前磕了頭。」(2)對年長者的尊稱。如:「請問老爹尊姓大名?」(3)祖父的俗稱。如:「阿爹聽到小孫子的哭泣聲,趕忙過去抱起他。」(4)僕人、妻妾對男主人,或平民百姓對官吏的尊稱。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比及爹有這個心,小人打聽在肚裡了。」《金瓶梅》第六九回:「話說文嫂兒到家,平安說:『爹在對門房子裡。進去稟報。』西門慶正在書房中,和溫秀坐的,見玳安,隨即出來小客位內坐下。」
姐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呼親戚中長於自己的同輩女性。《老殘遊記》第一八回:「賈幹慌忙磕頭,……『都是我姐姐叫我做的!餅裡的砒霜,也是我姐姐看出來告訴我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