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認同障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檢核表) 病程性別認同障礙難性人數多於女性,比例約二比一,有此問題的人可能經常經歷焦慮或憂鬱,且有自殺念頭。性別認同障礙也出現在兒童身上,但通常到青春期或成年期就會消失,因此多數性鼻認同障礙的兒童,不會變成性別人同障礙成人。成人盛行率不到百分之一。(註1) 原因1. 下視丘終紋床核(BST)細胞異常。2. 性荷爾蒙問題。3. 特殊學習環境。(註1) 類型Richard Carroll(2007),將性別認同障礙最常尋求治療的分為三類型:1. 女變男的性別焦慮:生為女性但在早期就以典型難性的方式表現及行為,經常是在三歲或...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作(收在8卷本《毛澤東文集》第1卷)。毛澤東在這篇著作裡明白提出了肉刑發生的許多影響:「發現過3次自殺事件(排長1士兵2)」、「凡打人最厲害的,士兵怨恨和逃跑的就越多」、「士兵感覺沒有出路,充滿了怨恨空氣」。毛澤東通過種種改革:修改《紅軍懲罰條例》(從這裡可以看出條例原先有肉刑的相關條文)、由最高軍政機關會銜發佈廢止肉刑的通令,並頒佈新的《紅軍懲罰條例》等來消滅肉刑;同時由上而下做了大量思想工作。1943年8月13日,彭德懷在八路軍的幹部會議上發言〈為什麼在我們革命部隊裡禁止打人〉(收入《彭德懷軍事文選》)。從彭的發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託、聊賴。《漢書.卷三七.季布等傳.贊曰》:「夫婢妾賤人,感概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顏師古注引晉灼曰:「此為其計畫無所聊賴,至於自殺耳。」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葬閿鄉牧馬原“先塋”,其父楊玄琰墓在閿鄉。另據新、舊《唐書》記載,公元613年,楊玄感參與反隋,兵敗自殺。楊氏家族徙居閿鄉,30年後,楊玄琰及其弟楊玄圭、楊玄璬先後在閿鄉誕生,並度過了少年時代,青年時期他們先後走入仕途,離開原籍。,另一說為陝西華陰http://www.wnnews.cn/culture/2010/0927/whmr_956.html 華陰市地方名人:楊玉環 隋朝皇室後裔,父親是蜀州司戶楊玄琰。她10歲時喪父,被叔父楊玄璬收養。16歲時(開元二十三年)(733年),楊氏嫁給唐玄宗|玄宗之子壽王李瑁。李瑁...
殘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忍冷酷。[例]她受不了兒子自殺的殘酷事實,因而病倒。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陷落的時候,顧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斷了右臂:撫養他成長的嬸母(也是他的繼母),聽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絕食自殺,臨死時囑咐顧炎武說:"我雖然是個女子,以身殉國也是理所應當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團上眼睛了。"顧炎武痛哭一場,葬了他的繼母,離開了他的家鄉。他想渡海去投奔魯王,還沒有去成,魯王政權已經覆滅了。顧炎武隱姓改名,在長江南北一帶奔走,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但畢竟勢孤力單,沒能成功。當時,沿海和太湖一帶還有零星的抗清活動,清朝官府防備很嚴,發現有什麼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進監獄。昆山有個官僚...
一薰一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儷姬為夫人。後來,儷姬想要立自己的兒子奚齊作太子,於是連絡內廷的官吏,設計謀害太子,太子逃到新城自殺而死,重耳和夷吾則相繼逃亡。等到獻公一死,奚齊也被大臣們所殺,晉國一直在不安的政局下過了十年,和卜辭所說的話竟然不謀而合。 【應用】薰,音ㄒㄩㄣ,指香草;蕕,音ㄧㄡˊ,指臭草。「一薰一蕕」,意即一香一臭,猶如一美一惡、一好一壞,不能相提並論。這句成語,我們都於兩者性質上一美(好)一惡(壞)時形容之。但要注意如果程度上一優(勝)一劣(敗)時則不適用。例如兩隊球隊比賽的成績勝敗,或是兩班同學成績的優劣說成一薰一蕕,那不但是...
自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守榮格鬥,被陳暉殺死。洪進亦自刎死。」《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張飛聞言,惶恐無地,掣劍欲自刎。」
聲名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聲名狼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聲名狼藉」原作「惡聲狼籍」。比喻名聲非常惡劣。在《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中,記述了蒙恬和他弟弟蒙毅的事跡。他們都是秦國的功臣,為秦始皇兼併六國,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受到秦始皇的寵信;但秦始皇駕崩後,胡亥繼位,聽信趙高的讒言,命令蒙毅自殺。蒙毅對傳命的使者說:「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判處百里奚以不應得的罪名,所以得到『繆』的諡號(諡法:「傷人蔽賢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
黨錮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這些事例大都來自有關未而無權利的外朝官僚。其批評對象都指向宦官。外潮的批評始於安帝,但批評者不是自殺,即是下獄而死。至桓帝時,批評者已成為一股龐大的勢力。這些批評者大多為儒者出世,稱為「清流」。清流派的結構大致是外朝官僚、非宦官派的地方官、受排拒的豪族、不受重視的鄉論以及太學生為主,在過及於其他地方。批評勢力興起,當然會受到當權派宦官的壓制。因此,在翰墨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第一次發生在桓帝(註1.)延熹九年(西元一六六),李膺等兩百多人以結黨惑眾為由,被處終身禁錮,不得為官。第二次則發生在桓帝去世,靈帝(註2.)即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