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22.9965 ms
共 10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由(液)面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理想情況下,液體分子的運動(motion of particles)可用速度勢(velocity potential)ф表示之,由流體動力學(hydrodynamics)的理論,吾人可證明,在液體與空氣的接觸面(即所謂的自由液面),下列的條件恆成立:
∂2ф/ ∂t2-g(∂ф/ ∂z)=0,此條件即稱為自由液面條件。 式中之t表示時間;g表示重力加速度;而z表示垂向座標(vertical or elevation coordinate)。 |
自由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學校」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性質,分述如下:
1.丹麥的自由學校:丹麥教育家呂特根斯(Jacob Julius Heinrich Lütgens)在一八六四年的民眾高等學校運動中,建立自由學校;入學採自願的方式,政治色彩不濃厚;但是卻有年齡的限制,學生的年齡從十八至三十歲之間,每一班的學生人數以三十五人為準。這種學校在丹麥的成人教育中,頗具特色。 這種學校的財政比較困難,因為丹麥政府不太補助此類學校。其課程是兩年,共四個學期。與民眾高等學校相比較,特別的地方是有畢業考試,而民眾高等學校則沒有。 學生大部分來自斯勒斯維克(Schleswig)與霍爾斯... |
後自由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的後自由理論是由當代美國教育哲學家鮑爾斯(C.A. Bowers)所提出,主要在處理後現代社會中的教育問題。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因為社會的變遷和多元文化的重視,以自由主義的觀點做出發點的理論已然發生困難,為解釋許多現象及促進人類經驗的發展,鮑爾斯認為必須設定新的教育預設。其次,鮑爾斯認為教育哲學已不能像皮德思(R.S. Peters)所認為的可以脫離文化及政治背景來討論教育概念了,為了擴大教育哲學探討範圍,應將教育的意義置於社會文化的脈絡中來討論。鮑爾斯最重要的主張是,教育的力量是在借用語言的溝通功能,借著語言將個人經驗與社會及文化結合在一起,並察覺到後現代社會的特質。
教... |
自由軟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 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並非指的是成本上的免費。而是開放程式碼,此種開放性使軟體功能更臻完美。 特色 自由軟體最大的特色有三。使用:不受任何限制。也就是說沒有版權問題。散佈:可以自由拷貝或散佈給他人。改良:可以自行改良軟體程式並散佈改良後的版本使全體受益。常見的自由軟體有Op...
|
遷徙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在本國領域內,有往來旅行及變更住所的自由權。遷徙自由為人民的基本權利,受憲法保障。
|
自由剪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快速流體流入一靜止或不同流速的流體城內時,在二流域之交接邊緣法線方向上,因有極大的速度梯度,加上流體黏性的作用,有極強的剪力效應發生,稱為自由剪力。一均勻流(勢流)在流入一靜止之流體域中,因黏性作用而發生一剪力層(shear layer)。自由剪力實際上是指自由剪力層,主要是指兩股或兩層以上不同速度之自由流流向同一方向而相會合時,因速度差而產的剪力層,這是相對於自由流流經固體表面而產生的剪力層(即邊界層),邊界層是屬於壁剪力層(wall shear layer)。
自由剪力大多發生於噴射流流入一較低相對流速之流域中,如熱、污水之水底、水面排放或運河閘門昇起時之河床急流,溢... |
閱讀自由宣言(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閱讀自由宣言」(Freedom to Read Statement)原係由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及美國圖書出版者委員會(American Book Publishers Council),於1953年5月在威斯特徹斯特會議(Westchester Conference)中所提出。該年6月25日經美國圖書館學會理事會,6月18日經美國圖書出版者委員會董事會予以認可。1970年美國圖書出版者委員會與美國教育出版者協會(American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stitute)合併為美國出版者協會(Ass...
|
閱讀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圖書館學會在1971年為知識自由(Intellectual Freedom)所做的聲明,是為詮釋其發表於1948年(後經1961、1967、1980等幾度修訂)的「圖書館權利宣言」(Library Bill of Rights)而生。在1953年以前,該學會與美國出版商協會,一度發表顯然也與該宣言息息相關的閱讀自由(Freedom to Read)聲明。而後在1979年,復有觀賞自由(Freedom to View)以因應現代資訊的多媒體趨勢。
該文件聲明閱讀自由為民主社會所不可或缺。然而政府機關、人民團體、甚至於個人,常愛依自己的政治、道德等立場及觀念、尺度等,形成正式... |
自由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一物體運動如果不受束制(constriant),稱之為自由運動。
2. 工程力學特指運動方程式: 當F=0時稱為自由運動(free motion)或自由振盪(參見free oscillation)。 |
自由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規定繪畫題目,任繪畫者自由想像,隨意發揮的畫。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