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424.9541 ms
共 2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寫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實撰寫,不加修飾。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寫實追虛,碑誄以立。」
|
先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古之賢者。《詩經.商頌.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誄〉:「朝聞夕沒,先民所思。」
|
若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死了父母一般。比喻悲痛至極。漢.揚雄〈元后誄〉:「享國六十,殂落而崩。四海傷懷,擗踴拊心,若喪考妣,遏密八音。」《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俄卒於雍丘,時年五十六。豫州士女若喪考妣,譙梁百姓為之立祠。」也作「如喪考妣」。
|
英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偉挺拔。《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伏惟聖武英挺,略不世出。」晉.劉琨〈散騎常侍劉府君誄〉:「淑質英挺,金聲玉振。」也作「英特」。
|
知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語本《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後以知命指五十歲。晉.潘岳〈夏矦常侍誄〉:「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隕卒。」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
易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簀,竹席。易簀指曾子臨終時,因席褥為季孫所賜,自己未嘗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禮制,所以命人換席,舉扶更換後,反席未安而死。典出《禮記.檀弓上》。後遂比喻人之將死。唐.柳宗元〈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廩不餘食,藏無積帛,內厚族姻,外賙賓客,恆是懸磬,逮茲易簀,僮無兇服,葬非舊陌。」
|
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以十五歲為志學之年。三國魏.曹植〈武帝誄〉:「年在志學,謀過老成。」
|
潘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00)字安仁,西晉中牟(今河南省中牟縣東)人。美姿儀,出洛陽道,婦人嘗縈繞投果。為文詞藻絕麗,尤長於哀誄,有悼亡詩,為世傳誦。後孫秀誣以謀反,族誅。也稱為「潘河陽」、「潘安」。
|
出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奇計、用奇計。《史記.卷八二.田單傳.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勝。善之者,出奇無窮。」《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安平出奇,破齊克完。」
|
葛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樣貌,相傳是尸解成仙。=著作=著有《抱朴子》內外篇、《神仙傳》、《隱逸傳》、《肘後備急方》,及碑、誄、詩、賦、雜文等等。 思想觀點葛洪思想中心是神仙思想,因為他生長於魏晉這種世亂裡,加上他自己本身又簡素好道,因此對於神仙之道深信不疑。不過他的神仙思想是依託道家,認為黃老二聖,深識獨見,是因為先人曾給予仙經。這種依託雖然看似戲劇性,不過背後有其動機和時代背景,因此也就不足以為怪了。 評價葛洪繼承、發揚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在《 抱 朴 子 內 篇 》中,他總結晉以前的煉丹成就,記載大量的古代丹經和丹法,對後來煉丹術的發展有...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