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八》。 (2) 螳蜋: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買爵。國家有了充足的存糧,賦稅就可減輕,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就會富強安樂。後來「朝令夕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政令、主張或意見反覆無常。出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河朔復叛,朝廷用兵,補授行營諸將,朝令夕改,驛騎相望。」
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為顧理(Cooley)所提出之團體分類,其指出初級團體多半存在於農業社會或相對關係較為親密的非正式團體之中,在團體間的關係滿足成員的基本情緒及心理需求,而次級團體則大多是指工業社會下現代組織正式團體的關係特質,透過有限的面對面互動下建立較微弱的認同,彼此間情感連結少。註1 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1)相對規模較小的團體(2)團體成員彼此之間認識較久、較為熟識(3)互動關係維繫較長(4)屬於關係親密且經常面對面接觸(5)彼此形成深厚友善的關係傳統...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民不務農業而從事工、商。#語本《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後用「捨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 △「舍本治末」、「捨本就末」
台灣史前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製的方式製作石器,並且因為已經懂得使用火,因此也開始燒製陶器,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甚至出現彩陶、黑陶。農業也在此時期出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業,以種植如芋頭等根莖類作物為主,中、晚期則改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農業出現顯示此時期的人類已經由採食進入產食,開始定居生活。 金屬器時代時期:距今兩千年。代表文化:十三行文化特色:此時期的人類開始使用銅、鐵製的工具。過著以
陳陳相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西漢初年,劉邦採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使得農業生產突飛猛進。漢文帝和漢景帝仍堅持這個既定的國策,因此國庫裡錢幣堆成山,糧庫裡積壓的糧食無數,陳陳相因,倉庫容納不下,只好露天堆放,很多榖子腐爛不能再食用了。 釋義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後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氣、動怒。如:「有什麼不高興就說出來吧!別嘔出病來。」《水滸傳》第二回:「老漢的兒子,從小不務農業,只愛刺鎗使棒,母親說他不得,嘔氣死了。」
自給自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和消費維持平衡,可以獨立營生,不必仰賴他人。[例]農業社會裡,大多數的農家都可以自給自足。
武則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的年代裏,始終有一批“文似仁傑”,“武類休武”的能臣幹將為其效命,有力地維護著武周的政權。  對於農業生產,則天也非常重視。她說:“建國之本,必在務農”,“務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人富”。她規定,能使“田疇墾辟,家有餘糧”的地方官升任;“為政苛濫,戶口流移”的“輕者貶官,甚至非時解替”。這樣,在她執政的年代裏,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據當時統計,永徽時全國戶數為38O萬戶,到則天臨終的神龍元年,漸增為6i5萬戶,幾乎增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