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88 ms
共 2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軟骨魚綱虎鯊科。頭部粗大而高,兩頷具銳牙,前方呈門牙狀,兩側呈臼齒狀,兩背鰭前緣各有一粗大強棘。以海膽、甲殼等為食。
|
路易氏雙髻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而粗壯。頭前部平扁,兩側特別擴展,形成很寬的鎚狀突出,狀似廣闊之丫髻狀。吻部短而寬,前緣呈波浪狀,中央區顯然凹入。眼小,圓形,瞬膜發達。前鼻溝發育完全,位於鼻孔前方內側。口裂大,弧形;上下頜齒同型,側扁三角形,齒頭傾斜,邊緣平滑,不具小齒尖。噴水孔缺如。第一背鰭高大而直立,鐮刀形,起點在胸鰭基部中部上方;第二背鰭小而低,起點於臀鰭起點後方;腹鰭後緣平直或稍凹入;臀鰭略大於第二背鰭;胸鰭中大,後緣略凹入;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棕色,腹部白色。胸鰭、尾鰭下葉前部、尾鰭上部尖端具黑斑;背鰭上部具黑...
|
黑鰭鋸尾鯊或梭氏蜥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aleus sauteri (Jordan et Richardson, 1909 )
尾柄部位稍側扁;口前吻長為全長之6~7%;眼側位且前後延長,眼前後徑大於鼻孔前吻長,無眼眶隆脊;口裂大,寬度約為全長之6.2~9.1%;腹鰭小且高度低;腹鰭與臀鰭基底間距離遠小於臀鰭基底長;臀鰭基底頗長,約為全長之12~15%,稍短或略長於兩背鰭間距,起點與第一背鰭基底末端相對。體背及尾部不具暗色鞍狀斑,背鰭及尾鰭末端具暗色斑,口裂部淺色。為體形小的種類,體長一般不及45公分。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之日本南方、台灣及菲律賓沿岸海域。台灣於東北部沿海作業之底拖網船隻經常可以大量漁獲。
為底棲性卵生種類,臺灣東北部沿岸海域出現者棲息水深100~250公尺。雌、雄魚最小性成熟體長分別為35~36公分及40~42公分。本種妊娠期短且一次僅產二個卵筴,並無固定的產卵週期。本種有隨體長大小、性別不同而做垂直與水平的分布,成熟的雌、雄魚且有分開棲息的情形。
少數體長較大者可食用,大多數被視為下雜魚而當成養殖業的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貓鯊科或貓鮫科(Family Scyliorhinidae),Cat Sharks
|
食人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食人鯊目真鯊科。體強壯而肥大,呈紡錘形,尾鰭大形,後緣為彎月狀。口裂廣,口角有脣溝,鼻孔小。體藍灰色,最長可達十一公尺。以鯖、鱈.狗鯊等為主食,喜攻擊狀似食物的東西,並將其整個吞下。分布於溫暖海域,以卵胎生繁殖。也稱為「大白鯊」。
|
狐形長尾鯊或狐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opias vulpinus (Bonnaterre, 1788)
眼中大,眼眶不往頭背側延伸;前額明顯隆起;頭背側兩眼之間寬且隆起;吻端尖且呈圓錐狀;鰓裂上方無橫向溝;口角具唇溝;齒小型,兩頜齒皆超過29列。胸鰭鉤狀,外角窄尖;尾鰭下葉中大。腹面白色且向前沿伸至胸鰭基底而形成一明顯之記號。
北緯60度至南緯50度間之各海域均有其蹤跡,臺灣北部海域偶而可以漁獲。
主要分布於近海陸棚區及斜坡區之上層水域,仔魚則經常出現於淺灣區。棲息水深0~360公尺。生性活潑,游泳能力強。卵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2~4尾,(2尾較常見)。以魚類、頭足類、表層性甲殼類為食,攝食行為一如大眼長尾鯊,因此亦經常由尾部被釣起。雖然對人類並不太具危險性,不過體形相當大,因此仍需特別小心。體長可成長至6公尺以上,雌、雄最小性成熟體長分別為376公分及319公分,胎仔產出體長114~150公分。
臺灣地區延繩釣船隻於北部近海偶而可釣獲,唯數量並不多。魚肉供食用,煙燻或鹽漬均可。魚皮可製成皮革。肝臟可提煉肝油。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
長尾鯊科或狐鮫科(Family Alopiidae),Thresher Sharks
|
低鰭刺鯊或尖鰭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ntrophorus lusitanicus (Bocage et Capello, 1864)
吻端呈寬拋物線狀;口前吻長不短於口裂寬而短於由口裂部至胸鰭起點之距離;上頜齒具明顯傾斜或稍傾斜之齒尖。第一背鰭既低且頭尾向延長;第二背鰭高度約與第一背鰭同高或第二背鰭稍高;由第一背鰭基底末端至第二背鰭硬棘基底之距離,約等於由吻端至胸鰭基底中點之距離;胸鰭後角尖窄延長,向後延伸而遠超過背鰭基底中點;尾鰭上葉後緣稍凹入。體側皮齒不重疊,呈無柄之塊狀,為頭尾向延伸之長菱形,後緣具一尖叉。
本種出現於東北大西洋之葡萄牙、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奈及利亞沿岸,西印度洋之南非、莫三鼻克沿近海域。臺灣地區則於北部、東北部近海可發現其蹤跡。
本種為大型的尖鰭鮫類,常出現於陸棚及斜坡區上層,棲息水深300~1,400公尺。卵胎生,每胎產仔1~6尾,以硬骨魚類、頭足類、小型鯊類及龍蝦為食。可成長至160公分以上,最小性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88公分及72公分,胎仔產出體長36公分。
可由底拖網及延繩釣漁獲,供食用,肝臟可提煉油脂。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刺鯊科(Family Centrophoridae)
|
蒲原擬錐齒鯊或蒲原氏擬錐齒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 (Matsubara, 1936)
小型鯊類,體形似修長之紡錘體;外洋性;眼特大且無眼瞼;鰓裂長;齒尖很長;口裂強烈彎曲;胸鰭小型;兩背鰭皆不具硬棘;具臀鰭;尾鰭上葉前具凹窪;尾柄具低的側隆脊;尾鰭上下葉不對稱,下葉較短。
北緯40度至南緯30度間之各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臺灣東部及東北部海域偶而可以漁獲。
沿近海兼外洋棲息的種類,棲息水深0~300公尺,目前為止對其生態習性所知有限,不過由其體形判斷,應是相當活躍的種類。擁有特大的眼,顯示其在夜間或深水的環境中的適應良好,也許有日週性的上下洄游習性。卵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4尾。有關其食性的研究很少,其可能以硬骨魚類、蝦及頭足類為食。本種雖沒有攻擊人類的紀錄,但其上下頜強而有力,應具有相當的危險性。最大可成長至110公分,成熟體長在70~80公分左右,胎仔產出體長41公分。
可由延繩釣釣獲,魚肉供食用,肝臟富含油脂,是提煉鯊烯的好材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鼠鯊目或鼠鮫目(Order Lamniformes)、Mackerel Sharks
擬錐齒鯊科(Family Pseudocarchariidae),Crocodile Sharks
|
日本角鯊或日本棘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qualus japonicus (Ishikawa, 1908)
體形修長;吻窄長且吻端尖凸。吻端與外鼻孔之斜線距離大於外鼻孔與上唇溝外角之斜線距離;口前吻長約為口裂寬之1.5~1.9倍;眼眶前吻長至少為眼徑之2倍。眼較接近鰓裂而離吻端較遠;鼻孔較接近口裂而離吻端較遠;前鼻瓣後端呈分葉狀。第一背鰭硬棘之長度短於背鰭基底長,硬棘尖端離背鰭外角仍有一段距離;第二背鰭硬棘長,僅稍短於鰭高;第一背鰭起點與胸鰭內緣位置相對,其硬棘基點則與胸鰭後角相對或稍後;第一背鰭高度較低,稍短於其長度之2/3;第二背鰭明顯小於第一背鰭。胸鰭寬,後緣稍凹入,前緣則稍凸出,後角呈窄圓弧形;腹鰭位置大略在兩背鰭間之中點;尾鰭上、下葉均窄長,後緣明顯凹入,尾鰭前凹窪明顯;軀幹部位皮齒後緣呈...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之日本東南方海域,及中國東海沿近岸水域。臺灣地區於基隆、東港、台東成功沿近海域皆有漁獲記錄。
常見的種類,分布於溫、熱帶水域,出現在陸棚及斜坡上層區域,棲息水深30~150公尺,底棲性。最大漁獲體長91公分,雌魚成熟體長79公分。
可由底拖網或延繩釣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棘鮫科(Family Squalidae),Dogfish Sharks
|
哈氏原鯊或原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roscyllium habereri (Hilgendorf, 1904)
體形頗修長;口前吻長約為口裂寬之2/3;前鼻瓣後緣幾乎到達口裂部;鼻孔間距為鼻孔寬度之0.4~0.6倍;口裂內部及鰓裂內緣具乳狀突起。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之後,基底位置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較遠;臀鰭起點位於第二背鰭起點稍前;尾鰭寬而不呈長帶狀,上葉長度約為全長之17~21%。體表散佈大小不一之深棕色班點,有時亦可見不明顯之深色鞍狀斑分布於體表或各鰭。
本種出現於西北太平洋沿近海域,北起日本南至越南。臺灣於北部及東北部沿近海域可由厎拖網零星漁獲。
目前為止對牠的瞭解十分有限,僅知其為底棲性種類,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之大陸棚及大陸斜坡水域,棲息水深50~100公尺。卵生,以小魚、甲殼類、頭足類為食。最大可成長至65公分,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51及42公分以上。
可供食用,煙燻或炒食皆宜。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原鯊科(Family Proscylliidae),Finback Cat Sharks
|
長吻角鯊或豐胴棘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qualus mitsukurii (Jordan et Snyder, 1903)
體形較壯碩;吻端寬圓,由吻端至外鼻孔之斜線距離,大於外鼻孔至上唇溝外角之距離;口前吻長短於眼徑之兩倍長,前鼻瓣呈分葉狀。第一背鰭硬棘長度遠短於背鰭基底長,硬棘尖端遠離背鰭外角;第二背鰭硬棘高度約與鰭同高同而短於全長之6%;第一背鰭起點與胸鰭內緣位置相對,高度短於其長度之2/3;第二背鰭明顯小於第一背鰭,高度小於全長之5%。尾鰭前凹窪明顯;胸鰭後緣凹入明顯,後角窄圓;腹鰭較接近第二背鰭而與第一背鰭距離較遠;尾鰭延長,後緣明顯凹入。皮齒後緣呈三尖叉狀,成魚後則漸呈鎯頭狀。體表不具白斑,亦無明顯之黑色記號,各鰭鰭緣白色。
本種於世界各大洋南北緯40度間之沿近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臺灣地區則於台東、成功沿海有漁獲記錄。
溫、熱帶水域常見種類,常出現於陸棚至斜坡上層水域,底棲性,棲息水深因不同海域而有很大的差別。卵胎生,棲息於南非東岸水域者每胎產仔4~9尾,妊娠期推測可能超過2年。以魚類、頭足類及甲殼類為食。最大漁獲體長110公分,最小性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72公分及65公分。
可由底拖網及延繩釣漁獲,供食用,或養殖用餌料。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棘鮫科(Family Squalidae),Dogfish Sharks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