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牽強附會」。見「牽強附會」條。01.宋.鄭樵〈通志總序〉:「董仲舒以陰陽之學倡為此說,本於《春秋》,牽合附會。歷世史官自其心目,俛首以受籠罩而欺天下。」(源)02.《明史.卷一九一.薛蕙列傳》:「然其牽合附會,眩於名實,苟不辨而絕之,殆將為後世禍矣。」 
教育目的的演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多人民信服。 結論再以前的教育目的多為鞏固少數人的權利,因此不是只有貴族能接受教育,就是對人民實施民教育,他們只需要懂得如何遵守制度,並且跟著制度下進行就可以了,並不會讓他們多做思考。 關鍵字中文:教育目的的演進英文: Educational Aim 參考書目黃光雄(1990)。教育導論,頁27-36。師大書苑。黃光雄(1990)。教育概論,頁34-40。師大書苑。
樂極悲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曰:「何謂益而損之?」曰:「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2>。是故聰明睿智,守之以;多聞博辯,守之以陋;代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嘗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 (2)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
智昏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十分無知,連豆子和麥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吞聲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檄》引)尒朱榮胡貊遺種,邊塞是居,姦宄妄才,凶醜類,茹血餐腥,本非人品。依隨水草,取類馬牛,而包藏禍圖,竊懷反噬,遂長驅種落,用襲我周南。……梁大皇帝,功踰五帝,道邁三皇,負扆當軒,平章百姓,垂拱而治,協和萬邦。今遣同州刺史范遵等,董率前鋒,揚旌致討,先取滑臺,鼓行金谷。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1>,室家顛殞2>,飲氣吞聲,志申讎3>怨。 〔注解〕 (1) 桑梓淪蕪:故鄉家園淪陷荒蕪。 (2) 室家顛殞:家庭宗族震盪滅亡。 (3) 讎:音ㄔㄡˊ,通「仇」,指仇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昧、糊塗。《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鄙人黭淺,不能究識。」
魚游釜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玉石俱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分賢、善惡好壞,一同受害,盡皆毀滅。參見「玉石俱焚」條。《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忽朝陽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忌一日,以至覆沒,大兵一放,玉石俱碎。」
艾麗查奧若什科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85年)、《涅曼河畔》(1887年)和《鄉下佬》(1888年),它們描寫沙俄農奴制長期統治下農村昧落後的狀況,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命運。在其中尤以《涅曼河畔》最為突出。小說從1887年開始在華沙《繪圖周刊》上連載,1888年在一月起義25周年紀念時成書,其傾向十分明顯,即通過此書回憶與反思一月起義,號召波蘭社會的改革,爭取民族獨立。正如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小說的情節的主線是1863年一月起義,書報檢查給創作帶來了困難,但是不以這為主線,則書中的一切就無法解釋清楚。」[4]小說塑造了貴族地主別涅迪克特•科爾欽斯基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