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木刻成的木偶。於除時掛桃人於門,可用以驅邪。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八.桃梗》:「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縛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也稱為「桃梗」。
海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海和高山。《舊唐書.卷六六.列傳.房玄齡》:「臣老病三公,旦入地,所恨竟無塵露,微增海嶽。」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四:「藥物秘海嶽,採鉛青溪濱。」
絕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息斷絕。《儀禮.既禮》:「疾病外內皆掃,……屬纊以俟絕氣。」《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昔原大夫贖桑下絕氣,傳稱其仁。」
殘息奄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奄奄一息」。見「奄奄一息」條。01.宋.朱熹〈答尤尚書袤書〉:「此哀苦不敢奉慶,惟是益遠誨晤,而殘息奄奄,不保朝,引領西望,徒切悵然。」 
奄奄殘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奄奄一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奄奄一息」原作「氣息奄奄」,出自晉.李密〈陳情表〉。晉武帝想召李密入宮做事,但從小撫養他長大的祖母年事已高,希望能親自照顧祖母安享天年,於是寫了這篇〈陳情表〉向武帝表明心意。「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說祖母已九十六歲,生命已將到盡頭,僅留下最後一口氣,隨時都有離開人世的可能。希望能多陪陪祖母,等她過世後再出來為皇帝效命。「奄奄」是微弱的樣子,常與「氣息」連用,表示呼吸極其微弱,快要斷氣之意,後世還有「奄奄殘息」、「奄奄餘息」、「殘息奄奄」等詞。明代以後,則以「奄奄一息」最常見用。
騰踏飛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繫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不見三公後,寒飢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潢潦無根源,朝滿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念,為爾惜居諸。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注解〕 (1) 骨骼成:指長大成人,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 (2) 飛黃:傳說中的神馬。 (3) 騰踏:飛行絕跡。形容神馬飛馳而去,似足不踏地,地面不留蹤跡。 (4) 蟾蜍: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在此比喻不成材的庸人。
磨喝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七日供乞巧用的娃娃。用木、泥或蠟製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七》:「七月七,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也作「魔合羅」。
衣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袍子。唐.孟郊〈立德新居〉詩一○首之四:「曉碧流視聽,清濯衣袍。」《三國演義》第三四回:「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浸濕衣袍。」
香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祀神供佛所用的香與蠟燭。[例]除時,父親會點上香燭帶著全家祭拜,向祖先辭歲。
觀者如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看的人很多,像雲朵般連成一片。唐.劉禹錫〈監祠月壇書事〉詩:「鏗鏘揖讓秋光裡,觀者如雲出鳳城。」也作「觀者雲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