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7.2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迷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眩惑。漢.王符《潛夫論.忠貴》:「迷罔百姓,欺誣天地。」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非特救當世正人端士之網羅,直欲戒後世亂臣賊子之迷罔,徇公忘己,為國惜賢。」
郊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先的宗廟。《文選.班固.兩都賦》:「白麟、赤鴈、芝房、寶鼎之歌薦於郊廟;神雀、五鳳、甘露、黃龍之瑞以為年紀。」《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使繕修郊廟,翊衛幼主。」
壯志淩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壯志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學宮頌〉來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義,更能將仁義之說,推廣於天地之間;至於他的志向更是豪邁得直上雲霄。由於他這種秉持仁義的德行和高超陵雲的心志,使得隨他學習修行的三千學生,個個都是傑出賢能的人才。〈學宮頌〉的原文為「志陵雲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獻上多通作「凌」,後人常說「凌駕」於某某之上,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雲霓高掛天空而無上,因此志陵雲霓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志非常雄壯、高遠。「壯志淩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氣高遠。
襟捉肘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纓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飲水知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飲水思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飲水思源」原作「飲流懷源」。庾信是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這首〈徵調曲〉是為歌詠人君法天地之道以長養萬物而作,其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兩句,提醒人們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到結果子的樹,而喝水的時候就要想到水的源頭,勸人不要忘記別人的恩惠。後來「飲水思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不忘本。
伸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揚眉吐氣」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1>,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2>,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3>耶? 〔注解〕 (1) 司命:本指掌管文運的文昌星,此指韓朝宗能獎勵文學,提拔後進,對當時文學之興盛,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 品題:評論人物,定其高下。 (3) 激昂青雲:震盪飛揚於青雲之上,比喻得志顯貴。青雲,比喻顯要的地位。
瞞天席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如:「他瞞天席地,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明眼人都看在心裡。」也作「昧地謾天」。
鞭辟著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辟入裡」之典源,提供參考。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學只要鞭辟1>一作約。近裡,著己2>而已,故「切問而近思3>」,則「仁在其中矣4>」。「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只此是學質美者,明得盡,查滓便渾化,卻與天地同體。其次惟莊敬持養,及其至則一也。 〔注解〕 (1) 鞭辟︰鞭策、激勵。辟,音ㄅ|ˋ。 (2) 著己:從自己身上下功夫。 (3) 切問而近思:審問、慎思立身處世的道理。出自《論語.子張》。 (4) 仁在其中矣:可以知道如何為仁,了解仁的道理。出自《論語.子張》。
雷厲風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雷厲風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颳風似地快速。雷和風本來是自然現象,如三國魏時王弼注《易經.復卦》時說:「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這裡的「雷動風行」就是描述打雷颳風的自然現象。後來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
託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寄生。《莊子.天地》:「託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