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7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衾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姜肱與弟仲海、季江友愛,常同被而眠。見《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姜肱》。後以同衾幬比喻交情深厚。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明.韓洽〈悼亡詩〉:「在昔同衾幬,於今付沙礫。」
達權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變」的說法。較早的文獻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這裡作「應權達變」,意思是一樣的。漢獻二十四年秋天,劉備的部下上書漢,聯名推舉劉備為漢中王,並擔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天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天空是由不周山、崑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撐著,稱為「天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宋.文天祥〈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名不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與實際相符。《晉書.卷四二.唐彬傳》:「顧四坐曰:『名不虛行。』」也作「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愁。通「懆」。《詩經.陳風.月出》:「舒懮受兮,勞心慅兮。」南朝梁.武〈代蘇屬國婦詩〉:「愴愴獨涼枕,慅慅孤月帷。」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於是上書吳王,加以勸諫。在諫書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那是比累積的雞蛋還要危險,比登天還要艱難。如果能改變意圖,比翻轉手掌還容易,也能使您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枚乘於是離開吳國。
萍水相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萍水相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罇;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1>難越,誰悲失路之人2>;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注解〕 (1) 關山:關隘與山峰。比喻路遙遠或行路的困難。 (2) 失路之人:指迷路的人。
天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所乘的神馬。《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
泥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金和水銀相和成的泥狀物,稱為「泥金」。皇於五岳祭天地,要將祭文寫在簡版上,加上玉做的蓋子,最後用泥金將其封起來。
唾手可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唾手可得」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據《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公孫瓚》李賢注引)瓚1>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東漢遼西令支人,字伯珪。靈中平年間為遼東國長史,以鎮壓黃巾軍,拜奮武將軍,封薊侯。後據冀州與袁紹相爭,因其自恃才力,個性貪暴,使得百姓將士離散。獻建安四年為袁紹所敗,自焚而死。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