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法可以救眾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宋書.卷九十七.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傳》:「帝修淨戒,軌道不及,無上法船,濟諸沉溺。」也稱為「法舟」。
|
董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宦官,廢少帝,立獻帝,弒太后,自為太師,淫亂凶暴。袁紹等因而起兵討伐,後為呂布所殺。
|
大樹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居功自傲的將領。《南史.卷五五.馮道根傳》:「武帝嘗指道根示尚書令沈約,美其口不論勛。約曰:『此陛下之大樹將軍也。』」
|
泥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金和水銀相和成的泥狀物,稱為「泥金」。皇帝於五岳祭天地,要將祭文寫在簡版上,加上玉做的蓋子,最後用泥金將其封起來。
|
唐三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而周朝較為注重人道精神,故開始採用陶俑,故秦始皇的陵墓中大量製作等身大小的兵馬俑便是其例。唐代的帝王陵墓規模也可見一般,在一陵墓中除了各種類陶俑包括文官、武官、神王、馬、駝等,也包含著許多生活器具。 製作三彩的製作,或用模型製作。或用兩片模型拼貼而成,若更大型的動物或器具則不一定。陶坯成形之後上釉,並已7-800度的窯火進行燒瓷。 價值唐三彩融合了雕塑、繪畫和陶藝等技術,在色彩上的繽紛多元和線條的特殊性尤為人所重視。更顯現了唐代工匠對材料與製作過程的掌握程度非常高。除此之外,唐三彩本身雖然為陪葬品,且為工匠大量製造之...
|
倒屣而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屣相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倒屣相迎」原作「倒屣迎之」。東漢獻帝時,左中郎將蔡邕博學多聞,很受朝廷器重,家裡經常高朋滿座。有一天,蔡邕的僕人通報王粲來訪。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當時眾賓客皆訝異是什麼人物會讓蔡邕如此匆忙?原來竟是個年幼瘦弱的王粲,滿屋子的人都覺得驚異。蔡邕說:「這位是王府公子,天賦異秉,我自嘆不如,我家收藏的書籍文章,當全部由他來傳承。」後來「倒屣相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
太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皇帝廟號。開國第二位君主多以此稱呼。如唐太宗、宋太宗。
|
通天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天子戴的一種帽子,創始於秦,至清廢除。通常天子在郊祀和宗廟中所佩戴。其冠高九寸,正豎,頂向後稍斜,然後直下,鐵製的卷梁上有展筩──筒狀而作伸展狀,且通天冠的額部有金博山──是用黃金製成山嶽形的片狀飾物,乃是仿照博山爐所做,其作用是企求與神仙相通的一種心理。通天冠與帝王的另一種禮冠「冕」,本來各為一物,互不相關,但是從南北朝以後的冕,往往由通天冠加延而成,稱為「通冠平冕」,頂上的那塊延,正好與天平,因此也稱為「平天冠」、「平天冕」、「平頂冠」。
|
賓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飛昇至天,而成為上帝之賓。借指帝王去世。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七.龔孟戣策問》:「明年秋,度宗賓天。」《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紀二》:「皇考賓天,朕止六歲,不能服衰絰行三年喪,終天抱憾。」
|
炳炳麟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明耀目的樣子。《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帝典闕者已補,王綱弛者已張,炳炳麟麟,豈不懿哉!」也作「炳炳烺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