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3.2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褕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王后、諸侯夫人所穿畫有雉羽為飾的衣服。唐.裴守真〈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詩三首之一:「綵纓紛碧坐,繢羽泛褕衣。」
河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河與汾水的合稱。亦指兩河之間的區域,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彼河汾,奄齊七政。」
回骸起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起死回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扁鵲是戰國時的名醫。有一天他經過虢國,聽說虢國太子猝死,便來到宮門前,向侍從打聽原委。了解太子的病症,又得知斷氣不到半天,還未入殮後,就跟侍從保證自己可以救回太子。侍從本來不相信,但聽了扁鵲治病的方法,驚佩不已,立刻稟報虢君。虢君趕緊請扁鵲進宮。扁鵲對虢君說:「依我看,太子這是屍厥症,因體內會氣不通而昏死過去,實際上並未真地死亡,還有機會救回。」於是命令弟子準備好醫療用具,針灸太子的三陽五會等穴道。不一會兒,太子就醒過來了。扁鵲再叫弟子用藥交替熱敷他的腋下,並將太子扶起坐著,調理身體的陰陽之氣。之後再連續服藥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復了。經歷這件事情,所...
徇國忘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於國家,而不顧一己的得失或生死。唐.白居易〈贈裴垍官制〉:「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也作「徇國忘己」。
若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折連接詞,前面之事講完,續起一事時用之,與「至於」之義相當。《文選.吳質.答魏太子牋》:「凡此數子,於雍客侍從,實其人也。若乃邊境有虞……於彼諸賢,非其任也。」《文選.嵇康.琴賦》:「丹崖嶮巇,青壁萬尋,若乃重巘增起,偃蹇雲覆。」
逍遙自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拘無束、自得其樂。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序〉:「池臺琴酒,逍遙自娛,賢士大夫,尚其軌躅。」
妙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妙的道理。《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漢.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金.劉志淵〈行香子.妙道勤求〉詞:「妙道勤求,樂以忘憂,要蝸名蠅利心休。」
臺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以三臺星象徵三公之位,故以臺司指三公等輔佐君王掌握軍政大權的重要官員。見《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章懷太子注引《春秋元命包》。《文選.羊祜.讓開府表》:「臣昨出,伏聞恩詔,拔臣使同臺司,臣自出身已來,適十數年,受任外內,每極顯重之地。」《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時粲位亞臺司,公年始弱冠。」
徙日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貶為庶人,後遭賜死。 (2) 孫秀:?∼西元301,字俊忠,西晉琅邪人。初為琅邪小史,累官於趙國,以諂媚自達。後受趙王倫寵信,與倫謀廢賈后,逐惠帝。倫篡位,以秀為中書監、驃騎將軍,儀同三司。秀貪淫逐利,多殺忠良,以逞私欲。後齊王冏等三王起兵討之,秀與倫俱見誅。 (3) 喋喋:私下談論。 (4) 先唱:率先倡導。唱,通「倡」。
龍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漢時太子所居住的門樓上刻有銅龍,故稱太子的宮殿為「龍樓」。唐.姚合〈和高諫議入翰苑〉詩:「紫殿講筵鄰御座,青宮賓榻入龍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