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245 ms
共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畫影圖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在通緝懸賞捉拿要犯時,描繪他的外貌形狀,張貼各處,以便捕捉。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如今上司畫影圖形,排門粉壁,捉拿他哩!」《三國演義》第四回:「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拏曹操。」
|
引經據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但不久即病死。
(3) 制服:在父母喪期中穿的喪服。
(4) 私謚:古時對道德、功勛、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後常由親屬或門生故吏加以諡號,稱為「私諡」。相對於君主封贈的諡號而言。謚,同「諡」。
|
拉枯折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
其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此外。《文選.范曄.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
異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叛離的心意。《左傳.襄公十六年》:「荀偃怒,且曰:『諸侯有異志矣。』」《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董卓擁制強兵,將有異志,今不早圖,必為所制。」
|
止渴望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雄才大略,多權詐,能作詩文。起兵追擊黃巾賊,討伐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封為丞相,官拜大將軍,爵號魏公,後死於洛陽。子曹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行役:行軍。
(3) 失汲道:迷失取水之路,指找不到水源取水。
(4) 梅:性耐寒,葉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色紅或白。果實味酸,可食。
(5) 饒子:多子,指梅樹上結了很多果實。
|
沾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見聞淵博。《三國志.卷四二.蜀書.許慈傳》:「潛雖學不沾洽,然卓犖強識。」
|
傲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倨傲曠達。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子猶、子敬曾俱坐於一室上,上忽發火。子猷遽走避,不遑取屐」句下劉孝標注引《中興書》曰:「徽之,羲之第五子。卓犖不羈,欲為傲達。」
|
遍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觀看過了。《三國演義》第三回:「肅曰:『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
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廚師。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四.食店》:「當局者謂之鐺頭,又曰著案。」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麵食店》:「各卓或三樣皆不同名,行菜得之,走迎廚局前,從頭念唱,報與當局者,謂之鐺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