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丟棄。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颩了僧伽帽,袒下我這衫。」
白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肢短壯各具五趾,平均身體長度在48~50公分,尾長37~41公分。(註1) 食性白鼻心是雜食性而食果性的動物,多以核果、漿果為食,在生活的領域內,隨著四季結果成熟的樹種而轉移覓食地。若同一處有豐富的果實,牠會很固定的每晚造訪,直到果稀難尋為止。牠吃漿果時,常只是啃咬吸食果汁而丟棄殘渣,如果只是像龍眼般的黃騰果(中央有種子,周圍是果肉),則會輕巧的咬開,吃肉肚子。山龍眼、山棕樹、雀榕、野生芭蕉、番石柳等都是他們愛吃的食物。當然牠們也會捕些小型動物,包含了鳥、鼠類、蛙類、蜥蜴、昆蟲、螺、蚯蚓等。(註1) 地理分布為台灣...
傅氏鳳尾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ac)鳳尾蕨屬(Pteris)的傅氏鳳尾蕨,一般被歸類為中型的地生蕨類植物,屬於多年生草本,而其性好高溫多濕的環境,而適合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二十度至二十八度之間,具有耐陰性、耐鹽性、耐濕性及耐旱性,其亦可耐強光。傅氏鳳尾蕨相當適合在濱海地區的海岸附近種植,可用以美化環境。(註2) 莖鳳尾蕨科(Pteridaceac)鳳尾蕨屬(Pteris)的傅氏鳳尾蕨,為中型的地生蕨類植物,亦有部分為水生者,而其莖短,一般為橫走狀,其上有披針狀的鱗片。 葉傅氏鳳尾蕨的葉片一般為五角形,屬於二回的羽狀深裂,叢生,而其羽片為厚紙質...
不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可一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狗牙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紹禾本科(Poaceae)狗牙根屬(Cynodon)的狗牙根,一般被歸類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性一般好高溫、向陽、潮濕至乾燥的環境,而適合其生長的溫度則大約落在攝氏二十二度至三十二度之間,生性強健的狗牙根,成長速度相當快,其具有耐熱性、極為耐旱,耐鹽、耐貧瘠,可抗風、抗病蟲害等。狗牙根通常廣泛分布於世界的溫帶至熱帶地區,而在台灣多生長於低海拔地區,常見於向陽之草生地、空曠地、路旁、田梗等地。(註2) 莖禾本科(Poaceae)狗牙根屬(Cynodon)的狗牙根,通常株高約在10至25公分左右,匍匐莖一般橫走,在莖節上易...
士別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在赤壁之戰中,呂蒙與周瑜、程普擊敗曹軍,圍曹仁于南郡,曹仁敗走,進據南郡,晉位將軍,任潯陽縣令。呂蒙初不習文,孫權開導他和另一個勇將蔣欽說:“你們如今都身居要職,掌管國事,應當多讀書,使自己不斷進步。”呂蒙推託說:“在軍營中常常苦於事務繁多,恐怕不容許再讀書了。”孫權耐心指出:“我難道要你們去鑽研經書做博士嗎?只不過叫你們多流覽些書,瞭解歷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這樣多呢?我年輕時就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周易》。自我執政以來,又仔細研究了...
香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女子居室的美稱。唐.陶翰〈柳陌聽早鶯〉詩:「乍使香閨靜,傷遠客情。」
火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燭火、燭光。《太平廣記.卷三四七.李佐文》引唐.薛用弱《集異記》:「約三更,晦稍息,數里之外,遙見火燭。」宋.文同〈織婦怨〉詩:「不敢輒下機,連宵停火燭。」
2.泛指容易引起火災的東西。《平妖傳》第一八回:「胡員外早早打發解庫掌事的及主管各人,回家賞中秋,吩咐院子俱各牢拴門戶,仔細火燭。」《紅樓夢》第一四回:「這三十個每日輪流各處上夜,照管門戶,監察火燭,打掃地方。」
3.指火災、火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七回:「火燭起來,巡捕不許搬東西,這也未免過甚。」。」
教育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問題 前言任何教育問題的產生,均有強烈的社會意義。台灣當前所存在的一些教育問題,有人認為是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因此只要藉由制度的改變便能解決問題,然而事實卻非如此,在學者林清玉的教育社會學一書當中指出,教育制度所產生的問題與廣泛的社會解組現象;社會價值衝突、及個人行為差的是密切相關的。 台灣當前的教育問題1. 教育僵化惰性必須去除:教育制度常被批評僵化,改革步調緩慢,教育體系的封閉常是由於其無法反映社會需求所形成的觀感。2. 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過中一致化的教育方針,導致學校缺乏彈性,常以舊有教材作為結果,無法...
遁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屈辭窮時,為逃避他人詰問,於是離主題,閃爍其辭。《孟子.公孫丑上》:「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也作「遁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