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3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荐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侵略併吞。《左傳.定公四年》:「吳為封豕長,以荐食上國。」也作「薦食」。
呼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氣、吐氣。唐.柳宗元〈捕者說〉:「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四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加重的拜禮。《戰國策.秦策一》:「嫂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水滸傳》第二三回:「哥哥不棄武二時,就此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
爬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脊椎動物的泛稱。表皮有麟甲,體溫隨環境溫度而改變,用肺呼吸,卵生或卵胎生。如、鱉、鱷等。也稱為「爬行動物」、「爬蟲類動物」。
風調雨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中的四大金剛。《雅俗稽言.卷二○.人物.風調雨潤》:「今寺門四金剛謂之風調雨潤:手執劍者,風也;彈琵琶者,調也;執傘者,雨也;手中如者,蜃也、潤也,蜃形如,乃蛟蜃也,與蚌蜃字同物異也。俗稱訛為風調雨順。」
小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種青色的。《元史.卷一八五.列傳.呂思誠》:「天旱,道士持青,曰盧師谷小青,謂龍也,禱之即雨。」
二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中的大雅、小雅。《漢書.卷一○○.敘傳上》:「蓋惴惴之臨深兮,乃二雅之所祗。」唐.韓愈〈石鼓歌〉:「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
一念之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念之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念」,是指心中的念頭。「一念之差」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在宋朝蘇軾的〈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詩中即可看到「一念差」的用法:「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前生或草聖,習氣餘驚。」意思是說他三生都是人,因一念之差,未能得道。前輩子或許是張旭,所以書法還留點放縱的習氣。後來「一念之差」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一個念頭的差錯。如宋.陸游〈丈人觀〉詩:「我亦宿誦五千文,一念之差隨世紛。」又如《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這般會合,那些個男歡女愛,是偶然一念之差。」
隅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坐在一邊。《禮記.檀弓上》:「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帝賜師師隅坐,命鼓所賜跗琴,為弄梅花三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即鱧。鱧目鱧科。體呈圓柱狀,灰棕色或深褐色,腹部白色,背有暗褐色縱帶,側邊有大塊暗色斑紋。口大,頭部似。肉食性。清.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鱧》:「鱧,可食,形長體圓,頭尾幾相等,細鱗黑色,有斑文,腹背兩鰭。……亦名鮦魚,俗名烏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