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7.59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譽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受薪俸也不實際執行職務的榮譽職位。如名譽理事、名譽顧問等。
〔尊刂〕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耿耿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忠心耿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忿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
胡思亂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切實際的瞎想。宋.朱熹〈答潘文叔書之一〉:「而於日用之間,稍立程課,著實下工夫,不要如此胡思亂量過卻日子也。」也作「胡思亂想」。
言大而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詞誇大而不切實際。《文明小史》第五二回:「他說要遊歷英、法、日、美四國,不免言大而夸。」
法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構成現象的法則。和空性、真如、實際同義。《辯中邊論.卷上》:「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2)十八界之一,佛教將一切存在分成十八類,法界為其中一類。謂屬於心智所覺察的對象。《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六識、意界及法界,攝屬心所法,名有所緣,能取境故。」
膚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淺不切實際。如:「他所提的意見膚泛得很,沒有什麼要領。」
妝模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答。禪師解釋佛所謂的三十二相,是因應眾生不同因緣,而化現適當身分以教導眾生,但這些相都不過是幻化,實際上「無相乃真形」,「真佛無形,真法無相」。若不能明白法空的真諦,執意於各種幻化的虛相中追索,最後將被狐精妖魅等不實之物所迷惑,永遠無法見到佛之究竟,反而落入旁門外道中。此處禪師所謂的「作模作樣」,是指勤下工夫,苦心經營,極為堅持的模樣。後來「裝模作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義轉化成用來指故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如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來,一來奉旨欽命,二來包相鈞諭,三來大哥的分派。故此裝模作樣,扮成這番光景,遍處找尋二哥。」就是這個意思。
大氣折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由天體射來的光線在通過大氣層時,因大氣密度的改變,而引起的折射效應及效應所產生折射量的總稱。大氣折射使天體向天頂方向偏折,因此視高度會比實際高度大,所以在天體測量中須修正其折射量。也作「蒙氣差」、「大氣折射改正」。
管中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長住井底的青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根本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自以為懂了,但實際上只有學得皮毛,有如「用管子看天,只能看到天空的一小部分,以為天空就是這麼小」一樣。要他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如「邯鄲學步」,非但沒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