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設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控制自己的思想模式,從而達至效果的學習方法。這個名詞由Swartz及Perkins發明及定義。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perception、計算, 聯想等各項)的思考。後設認知可以分成兩大類: 顯明的 (explicit) 隱藏的 (implicit)約翰·弗拉維爾(John Flavell)被認為是「後設認知」理論的創立者,以及這個詞語的「始創人」。根據他的理論,「後設認知」可以分為「後設認知知識」及「後設認知經驗」或「後設認知規則」兩部份: 「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那些群臣們不敢批評君王的過錯,而古人曾說,國君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臣下也就跟著喜歡吃什麼、穿什麼;所以如果國君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們也就只會向國君奉承,而不會向國君進諫了。」這則故事中蘊含了「上行下效」的意思,正說明了在上位者言行舉止的重要。
拈花惹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到處留情,挑逗、勾引異性。[例]他生性輕浮,喜歡拈花惹草,最好離他遠一點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2.語譯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斤斤計較、錙銖必較、愛財如命 相反詞 一擲千金、揮金如土 5.例句 這個人一毛不拔,一點也不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幾何學上指直線與弧線或兩弧線相接於一點。如:「兩圓相切」。
再接再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接再厲」原作「再接再礪」。聯句是舊時作詩方式之一,由兩人或多人輪流各作一句詩,相聯成篇,多用於上層飲宴或朋友間的酬答,是文人雅士的風雅之舉。相傳起於漢武帝與群臣所賦的〈柏梁臺〉詩。這首〈鬥雞聯句〉是由韓愈和孟郊合力完成,描述兩隻雞相鬥時的情景。其中「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兩句,是說當雞鬥到筋疲力竭時,朝牠噴一點水就會清醒過來,再度接戰前都會再次將嘴磨利,然後奮戰不已。「再接再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勇往直前,不因挫折而懈怠。
渾渾噩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 反義意氣風發 奮翅鼓翼 神采奕奕 耳聰目明 例句別因為喪妻就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替你的子女找想振作一點吧!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一波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翼常作此書,翼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1>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2>,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屈折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 〔注解〕 (1) 翼:即宋翼。西晉人,生卒年不詳,書法家鍾繇的弟子。也是有名的書法家。 (2) 潛心改跡:專心改變自己的筆法。〔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據《太平御覽.卷七四八.工藝部五.書中》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任、隨。《紅樓夢》第七回:「憑你什麼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要時刻準備接受失敗,有些人常常說凡事無不可為,只要一鼓作氣往前衝,便能獲得成功,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點,就是世上永無常勝將軍,人生不免有挫折失敗。 可是反過來說,我們亦可從樂觀一方去想:「若要成功,總會成功」,墨菲理論沒帶有事情必壞或必好的成果,他只是讓管理者知道,能發生的事,總會發生,換言之,管理者必須對所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作好周全的準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