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捷足先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於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銳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鹿:比喻帝位、政權。 (3) 逐:競爭、爭取。 (4)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動快的人。
馬拉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顫的靈魂和覓得你所不認識的虛無!我將品嚐由你的眼瞼流下的脂粉,以便瞧瞧他懂得成全你敲撞天壤之間的麻木不仁。 評價馬拉美的早期詩作受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惡之華》影響頗深,這是一個逃避現實的題材,而馬拉美早已醉心於這種題材,不過馬拉美表現得更為理智些,他分析理想世界的本質及其與現實世界的關係的決心反映在他1864年和1865年開始寫的兩部詩劇裡︰《埃羅提亞德》和《牧神的午後》。1868年,馬拉美得出的結論是,雖然現實之外一無所有,但在這虛無之中卻孕育著完美形式的精髓。詩人的任務就是要去領悟這些...
不知所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晉軍的三個統帥無法專權行事,想聽命又沒有上司下令,如此一來,大軍該聽誰的命令才好呢?所以這次戰役,晉軍必敗。」「無所適從」在此亦為不知聽從誰才好的意思。後來「無所適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多用來比喻處理一件事卻不知如何是好。
秋豪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下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卑賤、低下的地位。《易經.乾卦》:「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左傳.襄公九年》:「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
作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用於殉葬的木偶,因其面目似人,故孔子厭惡創始者的不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後以作俑指創先製造壞事、首開惡例。宋.蘇軾〈上文侍中論榷鹽書〉:「且禍莫大於作始,作俑之漸,至於用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道:『論起這件事,卻也是杜先生作俑。』」
惡醉強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喝醉,卻勉強飲酒。比喻明知故犯。《孟子.離婁上》:「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由惡醉而強酒。」
莫知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晉軍的三個統帥無法專權行事,想聽命又沒有上司下令,如此一來,大軍該聽誰的命令才好呢?所以這次戰役,晉軍必敗。」「無所適從」在此亦為不知聽從誰才好的意思。後來「無所適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多用來比喻處理一件事卻不知如何是好。
侵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犯欺凌。《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諸侯,將猶皆侵凌攻伐兼并,此為殺一不辜人者,數千萬矣。」明.陸采《懷香記》第三六齣:「休得強橫,侵凌至不仁,速當退舍,免輿尸潰亂奔。」也作「侵陵」。
皮毛之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7 參考資料 出處《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饑,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故事春秋時,晉國有一次發生內亂公子夷吾逃到秦國,為了取得秦國對他當國君的支持,夷吾允諾事成之後,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後來,他果然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當了國君,稱晉惠公,但沒有履行諾言割城。 不久,晉國遭到災害,糧食歉收,晉惠公向秦國商量求購糧食。 秦國沒有因他背約失信而拒絕,仍然答應了他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