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穩、不妥當。宋.歐陽修〈漁家傲.昨日採花花欲盡〉詞:「羅袖挹殘心不穩,羞人問,歸來剩把胭脂襯。」《文明小史》第九回:「他二人立腳不穩只好站在路旁,等候這班人退過,再圖前進。」
二郎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民間傳說中的神:(1)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斬蛟鎖龍,築堰平患,蜀人奉為灌口二郎神,祠祀不絕。也稱為「灌口二郎」。(2)隋代嘉州太守趙昱斬蛟定患,後又顯靈平定水災,民感其德,立廟灌口,奉為二郎神。也稱為「灌口二郎」。(3)《西遊記》與《封神演義》中記玉皇大帝外甥楊戩,神通廣大,曾誅六怪、劈桃山,號為「灌口二郎」。(4)晉鄧遐為襄陽太守,斬沔水蛟除患,鄉人立廟祠祀,因嘗為二郎將,故尊為二郎神。
王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政事。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事。《易經.坤卦.六二.象曰》:「或從王事,無成有終。」《禮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生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還活著的人立祠奉祀,以表示內心的感戴和欽敬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就與林上舍建立生祠供養,報答還珠之恩。」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二.生祠》:「史記欒布為燕相,燕齊之間皆為立社,號曰欒公社;石慶為齊相,齊人為立石相祠,此生祠之始也。」
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秋風過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十七年,餘祭卒。餘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1>讓,逃去,曰:「吾不受位2>,明矣。昔前君3>有命,已附子臧4>之義。潔身清行,仰高履尚5>,惟仁是處。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遂逃歸延陵6>。吳人立餘昧子州于,號為吳王僚也。 〔注解〕 (1) 季札:春秋吳王壽夢的第四子,生卒年不詳。壽夢見其賢而欲立為王,不受;後封於延陵,號延陵季子,簡稱為季子。曾出使魯國,並從觀樂中,聽出各國的興衰。他與徐君間重友誼、守信用的故事,亦為世人傳誦。 (2) 受位:接受王位。 (3) 前君:前任國君,指吳王壽夢。 (4) ...
仙女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鎮名。位於江蘇省江都縣東北。相傳古時女道士康紫霞於夢中得仙,後人立廟祀之,故稱為「仙女廟」。南瀕運河,西臨人字河,商業繁盛,米市尤為興盛。
風吹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秋風過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十七年,餘祭卒。餘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1>讓,逃去,曰:「吾不受位2>,明矣。昔前君3>有命,已附子臧4>之義。潔身清行,仰高履尚5>,惟仁是處。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遂逃歸延陵6>。吳人立餘昧子州于,號為吳王僚也。 〔注解〕 (1) 季札:春秋吳王壽夢的第四子,生卒年不詳。壽夢見其賢而欲立為王,不受;後封於延陵,號延陵季子,簡稱為季子。曾出使魯國,並從觀樂中,聽出各國的興衰。他與徐君間重友誼、守信用的故事,亦為世人傳誦。 (2) 受位:接受王位。 (3) 前君:前任國君,指吳王壽夢。 (4) ...
飄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秋風過耳」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十七年,餘祭卒。餘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1>讓,逃去,曰:「吾不受位2>,明矣。昔前君3>有命,已附子臧4>之義。潔身清行,仰高履尚5>,惟仁是處。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遂逃歸延陵6>。吳人立餘昧子州于,號為吳王僚也。 〔注解〕 (1) 季札:春秋吳王壽夢的第四子,生卒年不詳。壽夢見其賢而欲立為王,不受;後封於延陵,號延陵季子,簡稱為季子。曾出使魯國,並從觀樂中,聽出各國的興衰。他與徐君間重友誼、守信用的故事,亦為世人傳誦。 (2) 受位:接受王位。 (3) 前君:前任國君,指吳王壽夢。 (4) ...
佈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席間勸客人用餐。《紅樓夢》第三回:「旁邊丫鬟執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於案旁佈讓。」
折衝厭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克服困難,制敵取勝。《漢書.卷六九.辛慶忌傳》:「故賢人立朝,折衝厭難,勝於亡形。」也作「厭難折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