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何以、為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士,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若以精兵控守,則契丹無長驅之患,強藩絕借援之謀,一舉兩得,此臣所以拳拳於胡盧河之請也。」
諮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詢問。《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明史.卷一八九.列傳.李文祥》:「更博選大臣,諮諏治理,推心委任,不復嫌疑,然後體統正而近習不得肆也。」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積務於兵者,以其國予人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短兵: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參考資料〕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勸酒、敬酒。《玉篇.酉部》:「酬,勸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盃。」
託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託交付。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泰安縣裡家人知道不妥,忙向老姑子託付了幾句,飛也似的下山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惡、殘忍。如:「狠毒」、「心狠手辣」。《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他為人更狠,但有些小人之才,博聞強記,能思善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商量、諮詢。《國語.晉語四》:「諏於蔡原而訪於辛尹。」《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量、謀劃。通「諮」。如:「咨詢」、「咨謀」、「咨商」。《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軍政。該年十二月,諸葛亮率軍回到成都。  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於後主,率軍至漢中,準備北伐。他先在漢中練兵約一年,然後北攻。魏南安(治甘肅隴西)、天水、安定(治甘肅濟川)三郡當即降蜀。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以曹真督關右諸軍,採用以防守為主的戰略。蜀軍先揚言要由斜穀道攻取郿縣,並使趙雲、鄧芝率一軍據箕穀(今陝西褒城西北)為疑軍,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參軍馬謖領一軍為先鋒,駐街亭。馬謖揮不當,大敗於魏軍,丟失街亭。蜀軍失去前進的據點,只好退回漢中(正史並無「空城計」退司馬懿軍之說)...
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鄙賤。《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