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馬心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猿意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參同契》是一本將《周易》易理、「黃老」、「爐火」三者道理參合為一的煉丹修仙之作,因此又稱為《周易參同契》,托言《易經》中的卦象,結合黃老學說,以闡明煉丹(即爐火)的原理和方法,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心思必須無所雜念,無所為,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時時調息,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地跳躍,像快馬四處地奔馳,而難以控制,就會讓神氣散亂,如此一來,想要修心養性,是不可能的。後來「心猿意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若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日,復以敗歸,皆思政功也。其後欲以長社為行臺治所,致書於崔猷,猷曰:「襄城控帶京洛,當今要地,如其動靜,易相應接。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
如循一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日,復以敗歸,皆思政功也。其後欲以長社為行臺治所,致書於崔猷,猷曰:「襄城控帶京洛,當今要地,如其動靜,易相應接。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師之所至,前無堅城,數月之間,盡復江北之地。然其後攻周彭城,為王軌所困,欲遏歸路。蕭摩訶請擊之,明徹不聽,曰:「搴旗陷陳,將軍事也;長算遠略,老夫事也。」一旬...
聲西擊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而示之以東,先忤3>而後合,前冥而後明,若鬼之無跡,若水之無創。故所鄉非所之也,所見非所謀也。舉措動靜,莫能識也,若雷之擊,不可為備。所用不復,故勝可百全。與玄明通,莫知其門,是謂至神。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2) 歙:收藏、收斂。歙,音ㄒ|ˋ。 (3) 張:展開。 (4) 忤:違逆、不順從。〔參考資料〕 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後漢初,岑彭將兵三萬餘人,南擊秦豐,拔黃郵。豐與其大將蔡宏拒彭等於鄧,數月不得進。彭夜勒兵馬申令軍中,使明早西擊山都。乃緩所獲虜,令得逃亡歸以告豐。豐即悉其軍西邀彭,彭乃...
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好、惡、喜、怒、哀、樂六情。《管子.戒》:「是故聖人齊滋味而時動靜,御正六氣之變,禁止聲色之淫。」
洛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語淡韻深,自然渾成,真能表現唐代絕句,晶瑩剔透之美。」吳三連文藝獎評語:「其藝術已臻虛實相生,動靜皆宜之境,且能直指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責任編輯:陳思潔
不言而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言而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孟子.盡心上》記載,孟子認為君子的自然本性,無論是處於富貴或是窮困之中,都不會改變。因為仁、義、禮、智這些內在的道德早就深植於心,自然流露,而使他面色潤澤,背部充盈,這仁、義、禮、智之道當然也施行到手足四肢,由於這仁、義、禮、智之道充沛流行於人的手足四肢,因此人們的動靜行止無不中節合宜,因此即使不加說明,旁人也能了解並感受到他的君子風範與所受到的薰陶。後來「不言而喻」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事態明顯,不待說明即可曉悟。
支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豎立。如:「他支楞著耳朵,細聽隔房的動靜。」也作「支稜」。
傷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受打擊或驚嚇後,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參見「驚弓之鳥」條。《晉書.卷一一二.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著頭只顧走。」
驚弦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讓他擔任對抗秦國的主將啊!」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驚弓之鳥」,用來比喻曾經受到驚嚇,心有餘悸,稍有動靜就害怕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