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病相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如:「基於同病相憐,我相信他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同病相憐,綴河上之悲曲;恐懼寘懷,昭谷風之盛典。」《紅樓夢》第四五回:「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同病相憐。」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縮成「一箭雙雕」,比喻一次舉動,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標。在《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中,也同樣有「一箭雙雕」的故事,但說的是唐代的高駢,因為一箭同時射殺了兩隻雕,眾人讚嘆他的技術,送給了他一個「落鵰侍御」的稱號。
水滴石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鑽石頭的鑽子,但是可以把石頭滴穿;繩子,雖然不是用來鋸木頭的鋸子,但是只要不停的在木頭上來回磨擦,同樣可以把木頭切斷。」這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結果。後來「水滴石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但也可用來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崖就提筆寫下判例:「雖然每天只偷一文錢,但一千天之後就有一千文錢,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為數可觀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磨擦木頭久了也會斷,水不間斷的滴在石頭上也會有穿透的一天。」
雙管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張藻(或作張璪)是一個著名的畫家,曾經做到了員外郎,也參與名門世族的文學活動,是當時的名流人物。他在繪畫上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擅長畫山水樹石,頗有聲譽,人稱他的畫作為「神品」。對於松樹的畫法更是特別,可說是冠絕古今。他可以用一隻手握兩枝筆,同時作畫,其中一枝筆畫的是蒼翠的樹枝,另一枝筆畫的是乾枯的樹枝。完全不同的形象,一次完成,同樣地生動逼真。後來「雙管齊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時採用兩種辦法來做事。
泥牛入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法也是充滿了衝突和比較,就像兩頭牛在互相爭鬥,無法解脫,然而泥塑的牛一旦掉入水中,馬上就會融化了;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悟得智慧,開悟見性,原本心中的固執和主觀意識,也會馬上消失無蹤。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如何開悟,但是開悟的方法和境界並不是文字或語言可以形容,所以龍山和尚用了「泥牛掉入海中,至今沒有消息」的比喻,表示未開悟前,自己與自己、自己與別人都是對立的,互相不斷爭鬥;開悟之後,這種內外在的對立與爭鬥就不再發生了。因為有了智慧,能夠超越種種對立與統一的矛盾,也就無從鬥起。後來「泥牛入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去不復返。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一件事物,內行的人探索其內涵,外行的人則看其表面。如:「參觀電腦展的人潮洶湧,有的是想吸收新資訊,有的只是湊湊熱鬧,真是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一五一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遭到不合理的刑求。在《儒林外史》第五○回:「等他官司贏了來,得了缺,叫他一五一十算了來還你。」亦是同樣的用法。 + 「一五一十」是指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如所引典源《水滸傳》第二四回中,武大臥病在床,又發現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姦情,十分生氣,卻又莫可奈何,便告誡潘金蓮,她應該善盡妻子的責任,照顧他的病情,否則等他的兄弟武松回來,一定不會善罷干休。潘金蓮聽了,也沒有回應武大,就去找西門慶和王婆,把武大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訴他們,以商量對策。在《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聽說,笑著忙跪下,將尤氏那邊所編之話,一五一十,細細的說了一遍。」也是同樣的用法。後來「一五一十」被用來比喻把事情從頭至尾詳細...
難兄難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患難或處於同樣困境的人。如:「當年我們在戰場上是同生共死的難兄難弟。」
形影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論述的重點是教人把握時機。時機不對,縱使有商湯和周武王的才德也無法成就功業;反之,處在夏桀和商紂暴虐無道的朝代而沒有商湯、周武王的才德,同樣也無法成就功業。聖人和時機不可分離,就像一個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體和影子不可分離一樣。後來「形影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與人或與物、物與物的關係密切,不能分開。此外,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恒相對嬉笑,不避忌人。」則用「形影不離」形容二人關係親密,無時無處不在一起。
縱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是一種猛獸,會傷害人畜,如果把抓到的老虎又放回山中,將來有可能再次為害,同樣的,如果把抓到的敵人放走,也將為自己帶來後患無窮。《零陵先賢傳》記載了一個關於「縱虎歸山」的故事:三國時的劉璋為益州牧,他的部下張松對他有所不滿,剛好曹操打算派將領去討伐占領漢中的張魯,劉璋擔心自己會被派去,想找人代替。張松就趁機獻計,認為可以把劉備請到成都來,派他去攻打張魯。劉巴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極力勸阻,他認為劉備的野心過大,如果把他請來,一定會蒙受其害。劉璋不聽。後來劉璋派劉備去征伐張魯,劉巴又上諫,說︰「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說,劉備的野心太大,如今讓他在外擁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將...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