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1.5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危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令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長嘆息者六。從賈誼的奏章來看,似乎文帝時的朝政簡直糟透了,根本不像史實告訴我們的。有人就認為賈誼是在「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意思是說賈誼是在故作驚人之語,好痛快地抒發內心的憤悶。呂氏這篇文章是今天可以找到關於「危言聳聽」較早的源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告訴。如:「傳達」、「轉達」。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以為了不起,你不如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紅樓夢》第六四回:「次日命人請了賈璉到寺中來,賈珍當面告訴了他尤老娘應允之事。賈璉自是喜出望外,感謝賈珍賈蓉父子不盡。」
自出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魏范陽遒人,生卒年不詳。少時好學耽書,以晝繼夜。好屬文,及長以文學見重。 (2) 語:音ㄩˋ,告訴。 (3) 機杼:織布機。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杼,音ㄓㄨˋ,織布機上的梭子。 (4) 風骨:風格與精神。
耳熟能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瀧岡阡表〉是宋朝文學家歐陽修追憶父母親生前言行事跡寫成的墓表。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過世了,由母親辛苦把他扶養長大,所以關於父親的生平事跡,都是母親告訴他的。有一次說到歐陽修父親做官時,處理刑事案件,常深更不眠,盡力為死刑犯找尋生路,以免造成遺憾。並且自分早死,交代她將來要把這番心意告訴兒子歐陽修。而他平時閒居在家教導子弟,也常用這些話,因為常常聽到,所以能很詳盡地轉述。後來「耳熟能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聽得非常熟悉,而能詳盡的說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陳述、告訴。如:「啟稟」、「啟奏」。《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唐.元稹《鶯鶯傳》:「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狗這種畜牲到底有無佛性?趙州的回答並不一定,有時說「有」,有時說「無」。大慧普覺禪師就引這個例子來告訴有心向佛求證悟的人,要隨時把這例子拿來參究,直向內心去求答案。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毫無滋味,在此當頭,千萬別退卻,因為這是即將體悟的時候。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如果沒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來度呢?心裡紛亂難安,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這裡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 + 「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眾。這種用法也在宋代文獻就可以看到。在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提到一段故事:宋朝傅欽之在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曾經奏章評論劉...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紅樓夢》第五七回:「寶釵見問,不好隱瞞他兩個,便將方纔之事都告訴了他二人。黛玉便說:『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不免感歎起來。」
普墨克原則(Premack_principl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讀書),利用個人較喜歡的活動,來增強較不喜歡的活動。例如:學生喜歡玩飛機模型,而不喜歡讀書,則可告訴他好好讀書,就可以玩飛機,如此可以增加讀書行為。這就是普氏原則的運用。物的喜好,進而用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學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