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7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魂顛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魂顛倒」之「神魂」是人的神志、心神;「顛倒」是指上下前後次序倒置,此處則是指人的心神離亂;「神魂顛倒」,則用來比喻人的精神恍惚,心意迷亂。此語常見於小說。如《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中,主角張藎是一個富家子弟,因為交友不慎,成天出入風月場所,那些女們看他俊俏有錢,便不斷地奉承巴結他,把張藎迷得「神魂顛倒」,連家裡都不想回去了。這裡便是用「神魂顛倒」,來形容張藎被女們迷得心神恍惚的樣子。「神魂顛倒」這個成語就是用來比喻精神恍惚,心意迷亂。
逢場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吟唱。其中「逢場作戲」已轉為藉機娛樂一下之意。後來「逢場作戲」就被用來比喻隨事應景,藉機遊戲玩耍一番,並非正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稱、謂。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之三:「何郎小歌喉好,嚴老呼為一串珠。」《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博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zhī jīn bó gǔ釋義︰猶「博古通今」。見「博古通今」條。 01.元.趙彥暉〈席上詠.萬種妖嬈套.油葫蘆〉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鐵石人一見了也魂銷。」
囊空如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囊空如洗」的「囊」是口袋,口袋空空的,像洗過一樣,自然是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極度的貧窮。明代小說《警世通言》收錄了一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內容是描述明朝萬曆年間,京城名杜十娘勇敢追求愛情,後來遭監生李甲拋棄,抱著百寶箱自沉江中的故事。典源這裡節錄的段落是:監生李甲自從和杜十娘認識之後,一年多來,身上的錢已經花的差不多,杜媽媽拿不到好處於是動起趕走李甲的念頭。杜十娘早就想要從良將終身託付給李甲,於是和杜媽媽拍掌約定,只要李甲十天之內拿得出三百兩銀子,就讓杜十娘跟李甲走。當天晚上,杜十娘就和李甲商量,李甲說:「我並不是沒有這個心,但是教坊落籍沒有千兩銀子是不可能。我現在身...
寥寥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寥無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李邕〈銅雀〉詩:「潁水有許由,西山有伯夷;頌聲何寥寥,唯聞銅雀詩?」意思是:為什麼歷來歌頌高士許由、伯夷的文章數量這麼稀少?詩中「寥寥」是稀少之意,而「寥寥無幾」的意思則是指數量稀少。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古體下.七言》中探討古詩體演變時寫,漢代流行的七言歌行到了東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漸漸被五言詩所取代,數量稀少,只剩以〈白紵歌〉、〈行路難〉為名的詩歌較常出現在文士的集子裡,但是篇幅都不長。後來「寥寥無幾」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數量極少。
文不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洪內翰令左右取文房四寶來,諸女供侍於面前,對眾官乘興,一時文不加點,掃一隻詞,喚做〈虞美人〉。」
媽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對母親的稱呼。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一○.黃法師醮》:「黃師見夫人在坐,叔介至前,即仆地曰:『媽媽在此,……。』」《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為宰執,名號黑王。媽媽兩國夫人劉氏。」(2)對年長婦人的稱呼。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二齣:「東村頭張媽媽,西村頭李媽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兩個見是個婦人,無甚妨礙,便動問道:『媽媽何來?為甚這般苦楚?可對我們說知則個。』」(3)對老妻的稱呼。《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士廉,年過六旬,媽媽死後,孑然一身,並無兒女。」《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衙內告夫人:『媽媽尊察,只取得他來,交為一妳母足矣。』」(4)鴇母。即女的假母。《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師師聞道,諕得魂不著體,急離坐位,說與他娘……,李媽媽聽得這話,慌忙走去告報與左右二廂捉殺使孫榮。」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妾身是洛陽樂籍張媽媽是也。來到這汴梁聞知這鄭一女兒月蓮,因不掙錢,賭氣要賣。」也稱為「媽兒」。(5)婢女對女主人的稱呼。《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四二出》:「(淨、貼)媽媽,莫要提起。(未)照管頭撞。(丑)你與我請府眷轎先去,我一面備馬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告媽媽,不是錦兒多口,不如媽媽且歸,明日爹爹自歸來。」(6)對婆婆的稱呼。《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惱得心頭火氣沖,不知那個是媽媽,不知那個是公公。」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稼人。庄,同「莊」。〔參考資料〕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四折》當初你寄書來,要見謝金蓮,元來是個女。我怕你迷戀煙花,墮了你進取之志,是我分付張千,則說謝金蓮嫁了人也。賢弟,你在後花園中書房裡安下,我卻暗暗的著此婦人,只做採花,與你相見。他不是別人,則他便是謝金蓮。著他隱姓埋名,假說做王同知的女兒,後來又著三婆說他是鬼,迷死了他的兒子。以此賢弟吃驚,不辭而去了。我將這婦人樂籍上除了名字,另置別館。今日賢弟來到,伏侍你,猶然不認的他,說兀的做甚?
鑼鼓喧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鑼打鼓的聲音響徹雲霄。形容氣氛熱鬧非凡。元.關漢卿《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面,猛聽的鑼鼓喧天。」《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此時四馬路上,正是笙歌匝地,鑼鼓喧天,女出局的轎子,往來如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