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沒有不散的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有分離,終須一別。《紅樓夢》第七二回:「俗語說:『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再過三二年,咱們都是要離這裡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團體,聯合討論同一問題或議案。如:「立法院相關委員會將聯討論此一議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準備宴。如:「他們在自家設宴請親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至夜半,文帝前。」
2.位於前面的座位。唐.李商隱〈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不問蒼生問鬼神。」
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以上的獨立團體,聯合討論同一問題的會議。
瞞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天地。比喻昧著良心,隱瞞事實或以謊言騙人。如:「他瞞天地,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明眼人都看在心裡。」也作「昧地謾天」。
斯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克理論目錄1 前言2 組織大小(size of organization)3 互動程度(degree of interaction)4 成員人格(personality of members)5 目標一致性(congruence of goals)6 決定層級(level of dicision making)7 組織狀態(state of system)8 關鍵字9 參考資料 前言斯克為美國知名大學的企業管理學系的教授,此理論中主要是對於X...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講學的座位。《梁書.卷三四.張緬傳》:「文筵講,朝遊夕宴,何曾不同茲勝賞,共此言寄。」唐.孟浩然〈題融公蘭若〉詩:「芰荷薰講,松柏映香臺。」也稱為「講筵」。
(天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天理教教祖為要人們知曉神意,曉悟康樂生活之道,所以指示前輩們設置「別」傳達。「別場」特設在「親里」而由天理教本部特定的傳授人員,講述父母神所啟示的「究極教義」。
  「別」是傳授父母神在元始之初,創造人類的動機、經緯,和實現康樂生活的心態與理念,促使人們參照教理,日日反省且心存虔敬而行事,使生活方式能迎合天意,過著感恩與喜悅的人生。
  凡是有心返回親里原地者,只要年滿十七歲以上,不分男女老幼,不拘學歷資歷,任何人皆可承受「別」。但必須要循序回原地,而一個月只能承受一(國外的信徒不受此限制),經九滿後就可以領受「神授之理」。
  聆聽「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受人邀宴後,設酒回請對方。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喫得醉的醉了,飽的飽了,我們都散罷,待明年容在下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