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患貧而患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憂慮國家貧窮,只擔心社會不安定。語出《論語.季氏》:「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
銷患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防患未然」。見「防患未然」條。01.漢.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夫明者起福於無形,銷患於未然。」
|
邊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境上的禍患、亂事。《北史.卷三八.列傳.裴佗》:「時突厥強盛,都藍可汗妻大義公主即宇文氏女,由是數為邊患。」《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然劉崇自高平既敗之後,氣沮力竭,必未能遽有邊患。」
|
為民除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替人民除去禍患。南朝宋.明帝〈與諸方鎮及諸大臣詔〉:「為民除患,兄弟無復多人,彌應思弔不咸,益相親信。」也作「為民除害」。
|
河魚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類腐爛自腹部開始,因用以比喻腹瀉。《幼學瓊林.卷三.新增貧富類》:「謙言抱病,河魚之患係是腹災。」也作「河魚腹疾」、「河魚之疾」。
|
放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縱虎歸山」。見「縱虎歸山」條。01.唐.陳子昂〈上西蕃邊州安危事疏〉:「今阻其善意,逆其歡心,古人所謂放虎遺患,不可不察。」
|
患難相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遇到艱難困苦,則互相體恤救助。《東周列國志》第九○回:「今日但當刑牲歃血,誓於神明,結為兄弟,務期患難相恤。」
|
患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自三代以來,匈奴常為中國患害。」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
可共患難不可共安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一起受苦,共度難關,卻不願一起分享快樂。如:「像他這種可共患難不可共安樂的人,並不值得深交。」也作「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
養癰自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參見「養癰成患」條。《封神演義》第八五回:「不意姜尚作難肆橫,竟克朕之四關也。今不早治,是養癰自患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