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02.53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賓客聽了,對於孔融的反應敏捷感到驚奇。這時太中大夫陳韙晚到,旁邊的人告訴他這件事。陳韙聽了說:「小時候聰慧敏捷,表現優良,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孔融立刻回了一句:「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慧黠囉!」陳韙當下覺得局促不安,說不出話來。後來「小時了了」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
行雲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詩人蘇軾在〈與謝民師推官書〉中提到,他覺得謝民師的詩文雜賦讀來像飄動的浮雲、流動的水,十分流暢,無拘無束,沒有一定的目的,但常常能在適當的時候書寫或停筆,文字組織的條理自然,洋溢流露出各種姿態。後來「行雲流水」被用來形容待人處事或文章字畫飄逸自然,無拘無束。 +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是寫莊子佯死化身成楚王孫,考驗妻子是否會在他死後為其守寡,沒想到莊妻受不了引誘,在被揭穿後羞愧上吊自殺,莊子則在妻子死後敲瓦盆而歌,之後摔碎瓦盆,得道成仙的故事。而典源節錄的是故事開頭,內容是:莊子時常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他將這件事告訴他的老師──老子,老子點出這是因為他前世是隻成精的蝴蝶的緣故,莊子頓時醒悟,...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1.1 發展由來1.2 自我中心語言(私自對話)1.3 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1.4 鷹架理論1.5 參考資料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發展由來此為皮亞傑之後的發展理論,強調發展是一種連續的過程,在這時候的重點主要有三項,自我語言中心或是稱為私自對話,還有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最後是鷹架理論,此三者構築了發展理論的全部。 自我中心語言(私自對話)說明了孩童在小的時候,常會對於外在知識所構築成的語言,將之轉變為自己可以理...
圖窮匕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容,好讓他完成使命。」接著荊軻獻上地圖,在秦王面前慢慢的打開,一直到地圖的盡頭,露出了一把匕首。這時候荊軻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則拿起了匕首向秦王刺去,結果沒刺中。秦王大吃一驚,站了起來,拉斷了袖子。最後荊軻行刺失敗,反而被殺。後來「圖窮匕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形跡敗露,現出真相。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笑說﹕【這能不能靈驗,主權還操在我的手裏呢!】於是命令黿羹改由下席分到上席來。當黿羹分發到公子宋的時候,正好分完了,靈公大笑著說﹕【你的食指還靈驗嗎?】公子宋走到靈公的座前,伸手在他的碗裡取了一塊黿肉吃,說道﹕【我已經嘗過黿味,誰說不靈呢?】後人便將它引申為【食指大動】這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有意外口腹的徵兆。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垂涎三尺 饞涎欲滴 相反詞食不知味 味如嚼蠟 味同雞肋 5.例句這滿桌的珍味佳餚,看了真讓人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剛亮的時候。[例]破曉、拂曉、雞鳴報曉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秀打敗了王莽,自己做了皇帝;當時,大將軍岑彭他曾經跟著劉秀打下了天水;接著又和吳漢把隗囂圍在西城。這時候,四川的公孫述急忙派兵援救隗囂,而把軍隊駐守在上邦。劉秀得到了消息,就叫蓋延和耿弇包圍上邦,自己先回洛陽。行前,劉秀對岑彭說﹕「等西城和上邦攻下來時,就可以率軍攻打四川了。人總是不能知足的,﹃既得隴石,復欲得蜀﹄,我每次發兵,頭髮便多白了一些。」從此以後,人們每次見到有人貪得無厭,要了這個,又要那個,就說他是「得隴望蜀」。這個故事原來的內容,是說劉秀攻下隴後,又想得到蜀,站在統一國家的立場,並沒有錯。 釋義但自從【得隴...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指還沒成熟的綠色農作物。黃,指黃熟的穀物。青黃不接指作物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比喻有所匱乏,一時難以接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這個當兒,正是我家一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兒。」《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那不過青黃不接之時,偶一為之罷了;倘使終歲如此,那就不得了了!」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正在前思後想,一籌莫展的時候,忽見九姨太的一個貼身大丫頭進房有事。」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出聲就令人吃驚。比喻平時默默無聞,而後卻突然有驚人的表現。#典出《韓非子.喻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