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配合詞句的押韻,以竹板或銅板伴奏的一種曲藝。如「山東快書」、「竹板快書」等。
評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曲藝。是一種全靠嘴說的個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摺扇、一塊驚堂木將歷史演義和章回小說的故事,敘述得活龍活現。評書的場所,初在農村露天空地,後在茶館裡。
東北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東北各地的曲藝。通常為一人擊鼓板演唱,另外由二、三人分別以三弦、四胡等樂器伴奏,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常用曲調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流水板、二六板等。
粵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行於廣東省廣州一帶的曲藝。用廣東方言演唱,唱腔歌唱性強,既可抒情,亦可議敘,內容多描寫男女情愛或反映對社會的不滿。
口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戲曲、曲藝表演時,發音吐字清晰有力。如:「這位演員的口勁還不壞,吐字清晰且鏗鏘有力。」
蘇州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琵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變化反覆結構。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手段描繪故事情節,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好來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蒙古族的曲藝。流行於科爾泌、喀喇沁一帶,後漸流行於內蒙古地區。由民間歌手以馬頭琴、四胡伴奏,自拉自唱,自問自答;或二人對唱,邊歌邊舞,以問答形式相互競賽。唱詞以四句為一小節,曲調淳樸,曲目有長有短。也稱為「好力寶」。
黔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貴州省貴陽、畢節、安順、遵義等地區的戲曲劇種。由曲藝文琴(一種用揚琴伴奏的說唱形式)發展而成。初期稱為「文琴戲」,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為「黔劇」。
龍舟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曲藝。流行於廣東,乃水上渡船賣唱者演唱的曲謠。歌詞以七字句為主,內容多述民間傳說或社會新聞。現存有百餘種短篇曲子。
山東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於山東省濟寧、臨清地區的一種曲藝。約有一百餘年歷史,流行於山東、華北、東北各地。唱詞以七字句為主,間以說白。表演者一面吟誦,一面擊銅板伴奏,節奏較快,亦有用竹板擊拍。傳統曲目有武松傳、魯達除霸、馬家店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