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28.41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至。《孟子.梁惠王下》:「南放於琅邪。」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水一戰」原作「背水陳」。戰國時,梁惠王問尉繚子說:「我聽說黃帝有刑德之說,靠它可以百戰百勝,有這回事嗎?」尉繚子說:「不是這樣的,黃帝的刑德之說,是指用武力討伐敵人,用文德治理天下,和國君所要追求的流年方位無關。假設今天有一座城池,用什麼方法都攻不下來,如果按陰陽五行,難道沒有任何吉時是適宜攻城的嗎?其實這座城會無法攻破,完全是因為它的防護堅固,城內兵器完備,糧食物資充足,又有豪傑之人同心協力的固守。如果不是這樣,城就很容易攻下了。這樣看來,要找良辰吉日不如多花心思在行動策略上。《天官》中曾說:『背靠著水部陣,等於是把部隊置於死地;面對著山坡擺陣,簡直是自廢兵力。』但想當初武王伐紂時,就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點、開端。如:「周而復始」、「自始至終」。《孟子.梁惠王上》:「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休憩、放鬆身心。如:「歇息」、「休息」。《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勞者弗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但、只、不過。《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武器。如:「秣馬厲兵」、「短兵相接」。《說文解字.廾部》:「兵,械也。」《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漢.鄭玄.注:「鄭司農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低處、底部。與「上」相對。如:「底下」。《孟子.梁惠王上》:「猶水之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的尾端、頂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討伐。《孟子.梁惠王下》:「誅其君而弔其民。」漢.曹操〈封功臣令〉:「吾起義兵,誅暴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草。如:「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