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2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晴天。《書經.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一六.水利.江水利》:「而青海周官海之流,亦罔瀦蓄,以故一遇恆暘,赤地千里,而莫之救也。」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第二三冊.江下》:「今若不察道路關津之獘,為之區處,而但於地方議津貼、議造船,喋喋不休。是地方施之於糧解者日彌厚,而糧解施之於道路、關津者,亦日彌多。」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相關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元史‧徹里帖木兒傳》:「治書侍御史普化 誚有壬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現形容利用過了,即將之屏棄。 故事元朝的大臣徹裏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幹練,善於決斷。有 一年他在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 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 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 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 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江蘇省的簡稱。[例]蘇、、湖、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代名:(1)(西元222~280)三國之一。三國時期孫權所建。故址據有江、、湘、鄂、閩、粵、安南等地。後為晉朝所滅。(2)(西元902~937)十國之一。五代時期楊行密所建。故址據有淮南、江西等地。後為南唐徐知誥所篡。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吹波助瀾注音︰ㄔㄨㄟ ㄅㄛ ㄓㄨˋ ㄌㄢˊ漢語拼音︰chuī bō zhù lán釋義︰猶「推波助瀾」。見「推波助瀾」條。 01.南朝宋.鮑照〈觀漏賦〉:「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源) 02.清.黃宗羲〈外舅廣西按察使六桐葉公改葬墓志銘〉:「東宗風之盛,海門導其源,公吹波助瀾,不遺餘力。」
身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殺國寶方休。後又起兵討王愉、司馬尚等人,因部將被人收買反叛而敗,於京師被殺。 (2) 會稽:位於江省,今與山陰縣合併為紹興縣。會,音ㄍㄨㄟˋ。 (3) 王大:王忱(?∼西元392),字元達,一字黃懸子,小字佛大,東晉太原人。貌醜才慧,孝武帝時任荊州刺史,都三州軍事,威風肅然。然性任達不拘,嗜酒,晚年尤甚,嘗連月不醒。 (4) 簟:音ㄉ|ㄢˋ,竹席。 (5) 卿:對人的尊稱。 (6) 薦:草蓆、草墊。 (7) 悉:知道。 (8) 長物:多餘的物品。長,音ㄓㄤˋ。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所分,遂亡。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參考資料〕 ■《戰國策.趙策一》蘇秦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後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鬥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氾濫無所止。』臣竊以為土梗勝也。今君殺主父而族之,君之立於天下,危於累卵。君聽臣計則生,不聽臣計則死。」李兌曰:「先生就舍,明日復來見兌也。」蘇秦出。■《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王稽辭魏去,過載范雎入秦。至湖,望見車騎...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鬻:音ㄩˋ,賣。 (3) 楯:音ㄕㄨㄣˇ,通「盾」。古代用來抵禦敵人兵刃及保護自己的兵器。 (4) 陷:指刺入。 (5) 弗能應:無法回答。 (6) 兩譽:堯、舜兩人同時都得到最高的讚美。 ◎2《韓非子.難勢》客曰:「人有鬻矛與楯者,譽其楯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督,指導策劃,克敵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贈太傅,故世稱「謝太傅」。 (2) 東山:山名,或以為在今江省上虞縣西南。 (3) 桓宣武:桓溫(西元312∼373),字元子,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主掌軍政,以疾卒。 (4) 司馬: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掌理軍事。 (5) 新亭:亭名,或以為在今南京市東南。晉朝名士常遊宴於此。 (6) 高靈:高崧,生卒年不詳,字茂琰,小字靈,晉廣陵人。少好學,善史傳,累遷吏部郎、侍中。 (7) 中丞:職官名,東漢以後為御史臺的長官。 (8) 祖: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祖」,後遂為設宴送行之稱。 〔參考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