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37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乘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後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唐.李商隱〈海客〉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
通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翻譯兩方語言使其相通。如:「他通譯得很好,使得雙方在溝通上沒有障礙。」
頤和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仙山 " 。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複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 " 文化建園 " 為宗旨,用 " 一種精神五種意識六個一流 " 的企業文化統領職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
共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方面都相通。如:「這是共通的道理,一看便知。」
莫逆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莫逆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道:「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後來「莫逆之交」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共、不相通。《禮記.內則》:「男女不通衣裳,內言不出,外言不入。」
參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禮進謁、拜見。唐.韓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聯句〉:「秋潦淹轍跡,高居限參拜。」《西遊記》第三九回:「我不在你朝進貢,不與你國相通,你怎麼見吾抗禮,不行參拜!」
漏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灌輸用的器具。由一個錐形的斗和一條管子構成,上寬下窄,有孔相通,多用於將東西灌入小口容器。
莫逆之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莫逆之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道:「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後來「莫逆之交」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聲氣相通。《清史稿.卷四二三.列傳.王拯》:「信宜陳金缸尤為巨憝,群賊相為一氣,滋蔓難圖。」《紅樓夢》第二一回:「黛玉道:『我不依,你們是一氣的。』」也作「一氣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