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75.0018 ms
共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鏤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冷炭熱,二物不能相容。喻內心交戰。
|
寡見鮮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觀察而學習彼此的長處,就是觀摩、切磋。這四種方式,就是促使教育興盛、成功的原因。如果在邪惡的念頭和罪過發生後,再加以禁止,這時的教育就發揮不了作用,容易顯得格格不入而無法克服問題。過了應該學習的時期才去學習,即使花費相當的努力也難有成就。雜亂的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會破壞整個知識的系統性而缺乏條理。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研討,就會造成學識淺陋而見聞不廣。對朋友怠慢就違背了師長的教導;一旦言行偏差,就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後來「孤陋寡聞」被用來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
失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失、罪過。《左傳.桓公二年》:「官之失德,寵賂章也。」《三國演義》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
乾餱以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愆,罪過。乾餱以愆指粗食招待的罪過。語出《詩經.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引申為招待不週全。
|
歸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罪過歸於某人或某事。如:「這樁車禍應歸罪於駕駛人闖紅燈。」《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今媯、戴二賊,謀殺我夫,只歸罪邊洪,將我家貲、童婢盡分去。」
|
罪不容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罪不容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他提倡儒家學說,重仁義、輕功利,所以曾說:「孔子的弟子冉求曾為季康的家臣,但他非但沒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反而幫著他加重人民的賦稅,氣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敲鼓宣佈他的罪狀,對他加以指責。』由此看來,在上位者不行仁道,下屬還替他求富,是孔子所不恥的。更何況是替他打仗,為爭奪土地、城池,到處殺人,這樣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過。」後來「罪不容誅」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罪大惡極。
|
蒲鞭示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有罪過的人,只以蒲鞭稍加處罰,使對方能知恥改正。典出《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後比喻為政仁慈寬厚,或指極輕的刑罰。也作「蒲鞭不施」、「蒲鞭不用」。
|
跋扈飛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鮮卑老公,斛律金敕勒老公,並性遒直,終不負汝。可朱渾道元、劉豐生遠來投我,必無異心。賀拔焉過兒樸實無罪過。潘相樂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當得其力。韓軌少戇,宜寬借之。彭相樂心腹難得,宜防護之。少堪敵侯景者唯有慕容紹宗,我故不貴之,留以與汝,宜深加殊禮,委以經略。」 〔注解〕
(1) 景:侯景(?∼西元552),字萬景。南朝梁朔方人。善騎射。初仕魏,後降於梁武帝,封為河南王。後篡梁自立為漢帝,為王僧辯等討平。
(2) 專制:獨權統治。〔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
|
九九歸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珠算中歸除和還原的口訣。指轉來轉去又還了原,比喻歸根結底。《海上花列傳》第三四回:「雖然沈小紅性命也無啥要緊,九九歸原,終究是為仔耐,也算一樁罪過事體。」也作「九九歸一」。
|
寡聞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觀察而學習彼此的長處,就是觀摩、切磋。這四種方式,就是促使教育興盛、成功的原因。如果在邪惡的念頭和罪過發生後,再加以禁止,這時的教育就發揮不了作用,容易顯得格格不入而無法克服問題。過了應該學習的時期才去學習,即使花費相當的努力也難有成就。雜亂的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會破壞整個知識的系統性而缺乏條理。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研討,就會造成學識淺陋而見聞不廣。對朋友怠慢就違背了師長的教導;一旦言行偏差,就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後來「孤陋寡聞」被用來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