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3.03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羅紹威任節度使時,請朱全忠為其消滅驕橫的牙軍。事成,朱全忠仍不撤離,並向羅紹威要求給養,致使其府庫一空、兵力衰竭。羅紹威後悔莫及,乃感慨道:「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錯,銼刀,雙關語指錯誤。典出《資治通鑑.卷二六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後用以比喻造成重大而無法挽回的錯誤。如:「為償賭債,他竟做出綁票勒索的勾當,鑄成大錯!」
觸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ài mù釋義︰猶「觸目驚心」。見「觸目驚心」條。 01.《石門文字禪.卷二七.跋百牛圖》:「畫工能為神鬼之狀,使人動心駭目者,以其無常形,無常形可以欺世也。」 02.宋.陸游〈跋蘭亭樂毅論并趙岐王帖〉:「王遺墨藏家廟者,今雖僅存,某嘗獲觀,皆奇麗超絕,動心駭目。」 參考詞語︰觸目駭心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ㄏㄞˋ ㄒ|ㄣ漢語拼音︰chù mù hài xīn釋義︰即「觸目驚心」。見「觸目驚心」條。 01.清.黃宗羲〈陳葵獻偶刻詩文序〉:「入長安觀其宮室之壯麗,奇材劍客之聚集,蓋建都者近千年矣!觸目駭心,動成篇升,素所畜積,於此焉發之。」
功成名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就了功業,也有了名望。[例]儘管他早已功成名就,但仍不懈怠,盼能為社會人類做更多貢獻。
反向作用(Reaction_for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反向作用也稱為「反應形成機轉」或稱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屬於神經症性防衛機轉(Neurotic Defense)。所謂反向作用,是個體內心(潛意識中)不能為意識所接受之觀念、情感、衝動及慾望,由於自知這些無法見容於社會,因此為防止此類具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的衝動與慾望被表達出來,個體將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等型態表現在意識層面。反向作用的歷程包括兩個步驟:一是先壓抑住自己和他人皆無法接受的想法或慾望;二是潛意識裡為了防止他人察覺自己有此想法與慾望,反而表現出一種完全與內心想法背道而馳的行為。 應...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名位,一直只以興複漢室為任。另一位托孤重臣李嚴曾寫信給諸葛亮,希望他受賜九錫,但諸葛亮拒絕,表示不能為漢室收復中原就不算有功。諸葛亮曾上表說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田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給的,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果然,諸葛亮直至死也是如此,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下葬時挖一個洞,只要棺木能放進去便夠,自己則只須穿平常的服裝,不須其他配葬物。諸葛亮死後三十年,他的長子諸葛瞻、長孫諸葛尚一起在保衛國家的戰爭中戰死沙場。  諸葛亮在治政上更有突出的成績,除在《隆中對》提出了劉備政權長期...
脂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要由碳、氫、氧三元素組成,有些並含有磷及氮。不溶於水,能為人體消化及吸收。亦可儲存於體內,作為未來熱能的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組織中某種細胞發生不正常增殖的現象。這種細胞不僅增生迅速,而且破壞力強,可經由血液或淋巴到處轉移,破壞周圍組織,威脅生命。癌細胞發生的原因不明,生長的部位不同,症狀也不一樣。若有異常出血、分泌,或身上發現硬塊、傷口長久不癒等症狀,均可能為癌症的癥兆,應及早檢查,及早治療。[例]肺癌、肝癌、子宮癌 △癌症
稽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俯首至地的最敬禮。《書經.舜典》:「禹拜稽首,讓于稷契暨皋陶。」唐.李商隱〈韓碑詩〉:「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微薄。同「綿」。如:「棉薄」、「棉力」、「棉薄之力」。清.徐珂《清稗類鈔.棍騙類.騙押櫃銀》:「吾力棉,未能為子有所籌。」《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兄弟只好勉竭棉力,捐一百銀子,附附驥的了。」
東道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1>、晉2>圍鄭3>,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4>。越國以鄙遠5>,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6>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7>鄭以為東道主8>,行李9>之往來,共10>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