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靡然向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紛學習、追隨而成一種風氣。南朝梁.陸倕〈石闕銘〉:「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于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唐.韋嗣立〈請崇學校疏〉:「陛下誠能下明制,發德音,廣開庠序,大敦學校……則四海之內靡然向風,延項舉足,咸知所向。」也作「靡然鄉風」、「靡然從風」。
花明柳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劍南詩稾.卷一》引)莫笑農家臘1>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2>。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3>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4>無時夜叩門。 〔注解〕 (1) 臘:臘月,指陰曆十二月。 (2) 豚:小豬。 (3) 春社:古時於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於此日祭祀土神,以祈求農事豐收。 (4) 拄杖:扶杖。拄,音ㄓㄨˇ,支撐。
步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為追隨。《聊齋志異.卷五.封三娘》:「方隨喜間,一女子步趨相從,屢望顏色,似欲有言。」
附膻逐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靠或追隨奸邪的人。如:「這批小人附膻逐臭,還自以為攀龍附鳳而得意洋洋。」也作「附膻逐穢」。
攀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學上指心追隨外境而多變。《首楞嚴經》卷一:「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駿馬加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快馬加鞭」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王安石〈送純甫如江南〉詩(據《臨川先生文集.卷二四.律詩》引)青溪看汝始蹁躚,兄弟追隨各少年。壯爾有行今納婦,老吾無用亦求田。初來淮北心常折,卻望江南眼更穿。此去還知苦相憶,歸時快馬亦須鞭。
執鞭墜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鐙,掛在馬鞍兩旁供騎者踏腳的東西。執鞭墜鐙指手持馬鞭、放置馬鐙,表示追隨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水滸傳》第三○回:「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當以執鞭墜鐙,伏侍恩相。」《西遊記》第三九回:「師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說挑擔,情願執鞭墜鐙,伏侍老爺,同行上西天去也。」也作「執鞭隨鐙」。
竺道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說得到證實,於是在廬山宣講此經。他的頓悟成佛之說,在南北朝初期曾風行一時。  竺道生是涅盤思想的追隨者、倡導者,他融彙毗曇學、般若學和涅盤學三者來發揮其涅盤佛性思想,時人稱其為“涅盤聖”。   著作道生的著作,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佛經義疏,有《維摩經義疏》、《妙法蓮華經疏》、《泥洹經義疏》、《小品經義疏》等四部。其中僅《妙法蓮華經疏》尚存,其餘均佚。另一類為佛教哲學論文,有〈善不受報論〉、〈佛無淨土論〉、〈應有緣論〉、〈頓悟成佛論〉、〈佛性當有論〉、〈法身無色論〉、〈二諦論〉等七部。 思想觀點竺道生最有影響的思想就...
善誘循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合於禮。使我想停止,都停不下來。我已用盡我的才能去做,但老師如樹立新的目標,又高遠非凡,我雖想逐步追隨,也沒法辦到。」說明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而且注重教學方法,按著每個人的資質和學養,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教學目標的所在。「循循善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善於循序漸進地誘導別人。
大師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技術或能力極高,屬於大師的等級,足為他人追隨仿效。如:「經過多年的歷練,他獲獎無數,如今已是一位大師級人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