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葉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聖(1894~1988),名紹鈞,字秉臣,江蘇蘇州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入私塾;三十三年(1907)入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就讀,於民國元年(1912)畢業後任教員,並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曾先後在蘇州中區第三初等學校、上海尚公學校、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中國公學、浙江第一師範學校、北京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立達學園任教。民國八年(1919)參加「新潮社」;十年(1921)參與發起「文學研究會」,與朱自清、俞平伯等創辦〔詩〕月刊。十二年(1923),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輯,創作〔稻草人〕,為我國第一本童話集。十七年(1928),完成長篇小說〔倪煥之〕的寫作,是我國現代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規矩、格局。《海上花列傳》第六回:「說出來個閒話阿有點成!面孔才勿要哉!」
2.摸撈。《蕩寇志》第五○回:「那班無賴子弟,弄得嫖賭精空,起心此圖,想賺去賣了,成幾個嫖賭本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黑色器。紋飾少,薄如蛋殼,裡外漆黑,形制優美、色澤高雅,是高度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黃河下游及東海岸一帶。
鎔鼓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薰調教。《文明小史》第六○回:「軍機處各大臣,雖經洋翰林進士一番鎔鼓鑄,也只曉得『立憲!立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冶性情,宣洩苦悶。《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造就人才。元.雅琥〈送王繼學參政赴上都奏選〉詩:「參相朝天引列曹,三千碩士在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時說唱藝術之一。相當於彈詞。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熙朝樂事》:「杭州男女瞽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真。」也作「淘真」。
冶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文化學派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提出了「冶財」的觀念;他所認為的「冶財」,就是「文化財」(Kulturguter),由於「文化」是人類客觀精神,所以他將「文化」作為冶人的內容,而教育(或冶)就是在傳遞文化與發揚文化。教育精神構成文化的完整性,由精神生活的結構所形成的文化關係為:
  1.主觀的文化負荷者(承擔人)(subjektiver kulturträger):即個人要承擔文化發展的責任;
  2.客觀的文化財(objektive kulturgüter):即文化的內涵;
  3.集體的文化協同體(...
  中國行知研究會是研究行知的政治、哲學、教育、科學、文藝和社會等思想及其實踐經驗的全國性群眾學術團體。一九八五年九月在北京成立。其主要任務是:組織和開展對行知思想的研究和學術討論;總結和推廣運用行知思想與實踐經驗的成果;收集、整理和編輯出版有關行知研究的著作、期刊和資料;聯合舉辦一些實驗學校和實驗性的事業;加強與國外研究行知流。至一九九○年,大陸地區有十九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成立地方行知研究會,並建有南京曉裝行知紀念館、安徽歙縣行知紀念館和上海行知紀念館。辦事機構設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職業冶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冶教育係一種教育歷程;透過課程的活動以幫助學生對職業了解與試探,例如透過國民中學階段的工藝、家事、農業等課程,使學生獲得職業的知識與經驗,並據以決定其生涯目標,然後學生方能進一步對選擇職業準備做出明智的決定。
  職業冶教育並非職業教育的一環,而是屬於普通教育的一部分。是每個國民都應該接受的教育內容,以便成為一個健全的現代國民。此種教育合有職業試探功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