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穿鑿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鑿」,牽強的解釋,硬要把說不通的事情說通。語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傳.王吉》。「附會」之「附」,典源作「傅」,或作「傅會」,指牽引古事與時事相結合,並據以發表議論。後用「附會」比喻把不相關的事物牽連成有關聯。語本《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穿鑿附會」指生拉硬扯,牽強解釋。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變黃而枯萎。《詩經.小雅.何草不黃》:「何草不黃,何日不行。」南朝宋.照〈代白紵曲〉二首之一:「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
毋忘在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春秋時齊國內亂,齊桓公曾遭難逃亡到莒國,後來當上了齊君。有一回,叔向桓公敬酒,勸桓公:「勿忘出奔在於莒也。」見《呂氏春秋.貴直論.直諫》。後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秦策一》張儀說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餘韓成從,將西南以與秦為難。臣竊笑之。……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不攻無攻相事也。出其父母懷衽1>之中,生未嘗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2>,犯白刃,蹈煨炭3>,斷死於前者比比4>是也。……」 〔注解〕 (1) 懷衽:懷抱,胸前衣襟。衽,衣襟。 (2) 頓足徒裼:以腳跺地,空手露體。徒,空。裼,音ㄒ|ˊ,袒露。 (3) 煨炭:熱灰火炭。煨,音ㄨㄟ,熱灰。 (4) 比比:宋彪本《戰國策》「比」下多一「比」字,茲據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或空間延續不斷。如:「亙古」、「橫亙」、「綿亙數里」。《樂府詩集.卷四一.相和歌辭十六.南朝宋.照.東武吟行》:「密途亙萬里,寧歲猶七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煩雜、不安寧。如:「心緒煩亂」。南朝宋.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指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三人。 ◎2《左傳.昭公十三年》對曰:「齊桓,衛姬之子也,有寵於僖;有叔牙、賓須無、隰朋以為輔佐;有莒、衛以為外主;有國、高以為內主。從善如流,下善齊肅,不藏賄,不從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厭。是以有國,不亦宜乎?」
曾參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南朝宋.照〈謝隨恩被原表〉:「由臣悴賤,可悔可誣。曾參殺人,臣豈無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沒。《書經.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南朝宋.照〈代陳思王京洛篇〉:「珠簾無隔露,羅幌不勝風。」
齷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於瑣碎,限於狹隘。南朝宋.照〈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唐.王勃〈秋日遊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也作「握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