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91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運動器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賴以移動軀體的組織。如草履蟲的鞭毛、昆蟲的翅和足、魚類的鰭、哺乳動物的骨骼和肌肉。
教學電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上用的電視。如重要病例的手術過程,可藉電視讓很多實習醫生和外科學生同時觀摩、學習。生物學課程上也可以將電視和顯微鏡結合,讓所有學生同時觀察顯微鏡下的細菌。
孤雌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的卵不經受精便能單獨發育成新個體的繁殖方法。通常發生在較低等的生物,如蚜蟲、黃瓜等。
接合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性生殖法。是兩生物體互相接合後,再行分裂繁殖的方法。
海洋漁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海洋中採取或養殖生物的事業。可分為遠洋漁業、近海漁業、沿海養殖與栽培漁業。
活物寄生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自然情況下,必須寄生於活物寄主上,方能生長、繁殖的寄生生物。也稱為「絕對寄生菌」。
游禽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綱的一類。常棲息池沼中,以水中生物為食,頸長尾短,趾間具蹼膜,能游泳。如鴨等屬此類。也稱為「水禽類」。
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行政院核定五大實驗室之一,位於新竹工業園區西北角。民國七十二年七月成立。我國的同步輻射設施是屬於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於民國七十七年興建,民國八十二年開始運作。由於同步輻射是目前被公認最佳的電磁波,波長涵蓋廣,準直性佳,可用來從事物理、化學、生物、醫學、電子及材料科學的研究,故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成立實有助我國科技水準的提昇。
破傷風桿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名為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易形成內孢子,為厭氧菌,存在於土壤或腸胃道。感染到破傷風的原因,通常是由沾有此菌的物品(如金屬銳器)對皮膚造成損傷(如切傷或穿刺傷),並同時將病原菌送至體內,較深的傷口會提供繁衍該細菌的厭氧性環境,從而激活細菌分泌出毒素,造成破傷風。臨床上明顯的症狀為痙攣。症狀通常在感染後3天至3週內發生,可能需要數個月康復,約10%的感染者會死亡。患者在感染可經過適當的接種破傷風疫苗來預防。
外胚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覆蓋在胚胎外表的胚層。可以分化為各種組織器官,如神經管和眼、耳、鼻等感覺器官的主要構造,以及覆蓋全身的表皮及其衍生物,如毛髮、指甲、蹄、爪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