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1473 ms
共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倒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決斷。引申有解決及計劃的意思。宋.吳潛〈滿江紅.舉世悠悠〉詞:「萬事儘由天倒斷,三才自有人撐抵。」《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山前行正在州衙門前立,倒斷不下,猛抬頭看時,卻見皇甫殿直在面前。」也作「道斷」。
|
呼叫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通信設施。發信人經由電信局的申信網路及無線電發射臺發送無線電信,將信息傳至呼叫器,而呼叫器持有人可在一定的區域內接收到此訊息,隨時與發信人保持聯繫。如:「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下,呼叫器日益普遍,成為人與人之間重要的連繫工具之一。」也稱為「無線電叫人業務」。
|
裹尸馬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朋友。後來馬投靠光武帝,建立了許多的戰功,拜伏波將軍,封為新息侯。公元四四年,馬援已經五十八歲了,有人勸他應該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場。但是馬援拒絕了,並且很豪邁地說:「現在北方還有匈奴、烏桓為患,我正要去肅清他們。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死在沙場上,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怎麼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手中呢?」平定了匈奴、烏桓之後,馬援又前往貴州作戰。當地氣候炎熱,環境惡劣,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不肯離開,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的壯志。後來「馬革裹屍」被用來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
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立國家。如:「立國的要件,需有人民、土地、主權。」
|
不放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心不下、不能安心。《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你守不得此城:你一者酒後剛強,鞭撻士卒;二者作事輕易,不從人諫。吾不放心。」《紅樓夢》第四三回:「若沒有人不放心,就晚了進城何妨。」
|
方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形的鼎。鼎的原始用途為炊具,古時餐具不齊全,飯菜煮熟了就著鼎吃,所以也用為盛食器。後來又常用鼎祭祀死者,作為祭器,以及用為宗廟中和朝會歃盟大典時的禮器。到了周代,鼎又有象徵國家權力的作用,視為傳國重器。天子多以鼎賞記功臣的勛業,也常有人鑄鼎銘述祖先的德善、傳給子孫。鼎多為體圓、腹大、三足與兩耳的容器,也有四足的方鼎。
|
啞子得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滿腹心事,無從傾訴。如:「沒有人能體諒我,我真是『啞子得夢』,要說給誰聽啊!」也作「啞子托夢」、「啞子做夢」。
|
詐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騙取財物。如:「竟有人利用慈善樂捐來詐財。」
|
拔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功夫。《漢書.卷七○.甘延壽傳》:「少以良家子善騎射為羽林,投石、拔距絕於等倫。」唐.顏師古.注:「拔距者,有人連坐,相把據地,距以為堅,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今人猶有拔爪之戲,蓋拔距之遺法。」
|
毛義捧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毛義以孝行稱,府檄至,令其守安陽,義捧檄而喜。後有人輕視其因做宦而喜悅,及義母去世,義遂不仕,方知義往日之喜為親。見《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