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憋憋焦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躁、焦煩生氣的樣子。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你省可裡啼啼哭哭,哀哀,憋憋焦焦。」也作「憋憋懆懆」、「焦焦憋憋」、「憔憔憋憋」。
逃避退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閃躲一旁,不敢勇往向前去面對事實。如:「自從他經商失敗後,便逃避退縮,日日聲嘆氣。」
悲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的痛哭。《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民皆引領而望,傾耳而聽,悲號仰天。」《漢書.卷四五.伍被傳》:「悲號仰天,叩心上。」也作「悲嚎」。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大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重大的錯誤。《論語.微子》:「不使大臣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大斗小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斤減兩,占人便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彼任事者只顧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剝百端,以致小民愁。」
盜憎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賊憎恨物主對己設立防禦,以致不能獲得財物。後即以此比喻姦邪者恨正直的人。《左傳.成公十五年》:「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盜憎主人,民惡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難。』」《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而囂自挾姦心,盜憎主人,毒之情,遂歸於臣。」也作「盜主人」。
東海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作為題材,寫了這齣雜劇。在曲詞中,吳昌齡描寫閨女待嫁,但姻緣天定不能強求,苦無對象只好蹉跎青春的幽心情,用「海內尋針」來形容如意郎君難以尋覓。這裡的「海內尋針」意同「海底撈針」,另外明代朱權的《荊釵記》也用了「東海撈針」,意思也是一樣的。如果要追探更早的典源線索,唐代道世所編的《法苑珠林.卷二三.慚愧篇.引證部》中,也有類似的用法:「一鍼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難得過於是。」意即在大海中投一根針,或許還找得到,但一個人失去了生命,卻不可能再救回來,藉以形容生命的寶貴。可以參考。
無計所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用手握腕。形容憤慨已極。 (4) 切齒拊心:恨至牙齒切磨,拍擊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拊,音ㄈㄨˇ,拍打、輕擊。見「切齒腐心」。 (5) 自刎:自殺,割喉嚨結束自己的生命。 (6) 太子:戰國時燕王喜的太子,名丹。丹患秦之強大,使荊軻入秦刺始皇,事不成,秦急攻燕,喜斬丹欲獻秦,秦復進兵,卒滅燕。亦稱為「燕太子丹」。〔參考資料〕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莫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不讓。唐.金昌緒〈春〉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宋.歐陽修〈玉樓春.酒美春濃〉詞:「莫教辜負豔陽天,過了堆金何處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