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烈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義輕生而願殺身成仁的人。《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我這劍要賣與烈士,大則安邦定國,小則禦侮扞身,您孩兒每個甚麼?」
淺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少而粗淺鄙陋。[例]在下粗鄙,見淺陋。
不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續、繼續。如:「做為一個知分子要不停的吸取新知。」
新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新知。如:「吸收新知。」
結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交。《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究覽墳籍,結交英賢。」《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全虧結交了我們,相與起來,替他幫門戶,纔熱鬧起來,沒人敢欺他。」也作「結」。
遞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將罪犯押解到遠地,由沿途官府遞相負責傳送,故稱為「遞解」。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二齣:「他在眾官面前,怕俺寒儒薄相,故意不行認,遞解臨安,想他將次下馬,提審之時,見了春容,不容不認,只是眼下恓惶也。」
新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新知。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詩:「新聞妙無多,舊學閑可束。」
消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對知的吸收、理解。如:「讀書要能理解消化,切忌囫圇吞棗。」
銘心鏤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逆行倒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倒行逆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載,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伍子胥逃離楚國之前,曾對他的好友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滅亡楚國!」申包胥也說:「如果你滅了楚國,我也一定會復興楚國。」後來伍子胥在吳國受到吳王闔廬的賞,幫助吳國振興國勢,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在伍子胥的心中,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害父兄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帶領吳兵攻打楚國,屢戰屢勝,終於攻下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平王的屍骨。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就託人指責伍子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