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個蘿蔔一個坑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固執一說,不知融通。如:「詩是神來興到的創作,不可一個蘿蔔一個坑兒的考據。」
永字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用筆的基本類型。取「永」字中側(點)、勒(橫)、努(直豎)、趯(鉤)、策(斜書向上)、掠(撇)、啄(右短撇)、磔(捺)等八種不同的運筆方式,當作學習書法正楷點畫的簡要法則。
黃庭換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為道士寫《黃庭經》(一說《道德經》)換得群鵝。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後比喻以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讚揚書法高妙。
廬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也稱為「廬阜」、「匡盧」、「匡山」。
梵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印象派繪畫的範疇,有了自己的風格,技巧臻於圓熟,然而梵谷的內心仍躁動不已,在某次與高更爭執後(有一說是與女子戀愛失敗)梵谷割下躲耳朵,導致兩人的情誼徹底決裂。以後,梵谷的精神病周期性發作,進入巴黎郊區的聖雷米醫院靜養,最後在西元1890年,以一把手槍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藝術風格梵谷27歲才開始學畫,他的畫作不符合學院派所定義的「美」,一生僅賣出一幅畫,靠著弟弟的接濟度日,經濟、生活、身體(癲癇)的折磨,使得梵谷特別關懷勞工階層、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將自己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揮灑在畫布上,因此心境上的變異導致表現技法有所不同...
踢踏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在舞鞋的前端和後跟釘上鐵片,跳舞時上身多保持平穩,偶爾也有拍手、拍身的動作,腳下靈活敏捷,以腳尖、腳掌或腳跟擊地,發出響亮的踢躂聲。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源自英格蘭北部的傳統木鞋舞,一說源自墨西哥民間舞蹈。十九世紀,美國的黑人及模仿他們的白人更融合多種舞步,創新風格,使踢躂舞成為一種通俗舞蹈。§英 tap dance  △踏躂舞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年水手生涯,意思是「兩個標記」,亦即水深兩潯(1潯約1.8米),這是輪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條件。但亦有一說,指其在西部流浪時,經常在酒店買酒兩杯,並要求酒保在帳單上記「兩個標記」。然而,孰真孰假,或兩者皆虛,則無從稽考。 生平 童年 馬克•吐溫於1835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佛羅里達鄉村居民點的鄉村的貧窮律師家庭。他是家中7個小孩的第6個小孩。他只有兩個兄弟姊妹可以在童年過後倖存下來,他的那兩個兄弟姊妹就是哥哥奧利安•克列門斯(Orion Clemens)(1825年7月17日 - 1897年12月11日...
皮影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眼,與埃及壁畫造型相似,因此認為皮影戲最早出現於埃及,後來傳至由中東、印度而漸漸普及到世界各地。另一說則透過田野調查,主張皮影戲最早起源於中東,大約在兩千年前傳入印度,一千年後隨著印度教的傳播又影響緬甸、爪哇與印尼等地,直到現在仍每天搬演印度教的史詩神話故事。在印度南部有兩省(坦米爾南度、喀拉拉)被印度人視為皮影戲的發源地,當地皮影戲至今發展不衰。宋代,皮影戲由華僑從爪哇引進中國,不但在中國生根發展,也發展出小型、精緻、靈活的皮影戲偶。臺灣的皮影戲最晚在清中葉從潮州傳入,特別盛行於南臺灣,戲團曾經多達數百團,但戰後開始...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已婚男人心中對身邊的女人,重視程度有所差別。用來形容已婚男人的花心。《紅樓夢》第四四回:「賈璉見了平兒,越發顧不得了,所謂『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聽賈母一說,便趕上來說道:『姑娘昨兒受了屈了,都是我的不是。』」
指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盼、盼望。《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戰無不勝,功無不服,也指望垂名竹帛。」《紅樓夢》第四六回:「金家媳婦自是喜歡,興興頭頭去找鴛鴦,指望一說必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