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崎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處境艱難。《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彊國之閒,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宋.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後〉:「唐末司空圖崎嶇兵亂之間,而詩文高雅,猶有承平之遺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鑲嵌,繪繡花紋。《國語.晉語八》:「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車,文錯其服。」《史記.卷四三.趙世家》:「翦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抱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處理事情的方法錯誤,以致雖有心消弭禍害,卻反使禍害擴大。《淮南子.說山》:「止言以言,止事以事,譬猶揚堁而弭塵,抱薪而救火。」《史記.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也作「抱薪救焚」、「負薪救火」。
盡善盡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盡美盡善注音︰ㄐ|ㄣˋ ㄇㄟˇ ㄐ|ㄣˋ ㄕㄢˋ漢語拼音︰jìn měi jìn shàn釋義︰即「盡善盡美」。見「盡善盡美」條。 01.《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裴駰集解引服虔曰:「至,帝王之道極於〈韶〉也,盡美盡善也。」 02.《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此琴撫到盡美盡善之處,嘯虎聞而不吼,哀猿聽而不啼。」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不能看見自己的過失。《史記.卷四一.越王勾踐世家》:「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毫毛而不見其睫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掌管稅收的單位。如宋代有市易務、榷貨務。《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國世家.楚世家》:「乃自京師至襄、唐、郢、復等州置邸務以賣茶,其利十倍。」
虛有其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一一.嘉平公子》:「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自薦。不圖虛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為天下笑乎!」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貌取人」原作「以容取人」。《史記.孔子世家》提到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通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則有七十二位,而關於這七十餘人的姓名、事蹟都一一被記錄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此外,一些與儒家關係密切的文獻,如《大戴禮記》、《孔子家語》,甚至先秦法家的《韓非子》也都可看到孔子弟子的相關記載,只是內容有時會有些出入。如〈仲尼弟子列傳〉記載:澹臺滅明,字子羽。他因為「狀貌甚惡」,想要跟隨孔子學習時,孔子從外表加以判斷,認爲他的資質低下,才能不高。然在跟隨孔子後,致力於修身,努力實踐儒家之道。後來,澹臺滅明到南方闡揚儒說,弟子有三百多人,名聲傳遍各個諸侯國。孔子聽了這些事後,就說:「吾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