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73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49年,以Edward A. Murphy(生於1917年)命名,他是愛德華空軍基地的工程師,從事人類對加速度承受能力的實驗。他發現同仁總是會把加速計的固定器裝反,因而脫口而出他的觀察。這句名言被受試者在記者會上引述,很快在航太工程研究者之間散播開來,並陸續有人加上新的法則。直到1958年,「莫非定律」正式被列入韋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但是莫非本人從未發表過莫非定律,這點倒是蠻符合莫非定律的。莫非定律風行一時,至今已經發展出各種類別,從莫非通則到電腦、家庭、工作、政府等等,各種領域都有人找...
起源自我效能這個概念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 於1977年所定義提出,根據心理學的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他提出以自我調適為核心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認為增強無法引發人類的行為,除非透過認知過程產生期待。換言之,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一個人所具備的自我是一個認知系統,具有一套內在的評估與解釋過程,而這個內在過程形成個人對事物的概念、信念與自我概念。由此發展出來的認知基模會調節個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關係,而外...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歸宿何在,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嗎?人生在世,難道都是這樣的昏昧、糊塗嗎?人類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於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成見作為評判是非的標準,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人先入為主的成見而產生。後來這裡原文的「隨其成心而師之」,演變成「師心自用」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類頭上的毛。如:「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古人公明儀曾為牛彈琴,但牛依然低頭而食,聽而不聞,因為人類的音樂,對牛而言並不適合。典出漢.牟融〈理惑論〉。後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說起天地二字,只當是耳邊風;說到關帝、城隍、直山聖母,都是當對牛彈琴的一般。」《鏡花緣》第九○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得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之後,他們就緊跟在勞倫茲後並表現出不認識他們自己的母島及同類個體。成長後,他們仍喜歡與勞倫茲及其他人類為伍而非自己的同類,甚至有時會對人類表現出求偶的行為。海因羅特在此實驗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在母親後面。他忽然有了疑問,如果小鵝第一眼不是見到母親,而是其他生物會如何?於是,他試著帶來一隻狗、一隻貓等。他驚訝地發現,即使小鵝第一眼不是見到母親,哪怕是對牠有傷害性的動物,小鵝也會自動跟隨其後,而且很難再改變,也就是說小鵝承認...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批判理論1.1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2 批判理論的主要特徵1.3 在教育上的運用1.4 中英文關鍵字1.5 參考資料 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主要在於繼續十八世紀以降人類理性啟蒙任務,其終極關懷是人類理性自主的維護與闡揚。批判理論是採用批判的觀點來看社會現象,就是俗稱的「法蘭克福學派」,他與現象學、結構主義構成歐洲三大哲學思潮,這一學派在教育上重視溝通、知識所引導的興趣、培養成熟的人,並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達到教育的目的。  批判理論起源於1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人間的、人類社會的。[例]世局、人情世故
福祿貝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七、著作─《母親遊戲與兒歌》(Mother’s Play and Nursery Song)、《人類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Man)。八、被尊為「幼稚教育之父」。九、福氏的教育理論被視為開展說(The Unfolding Theory),認為受教者具有與生俱來可開展的潛在能力。十、教育的目的是個人藉由自我活動已達到自我實現─對自我、社會、人類、自然、神有所瞭解、求取和諧,獲得統一。十一、遊戲是自我表達的一種工具,自我從遊戲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