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4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醬。《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仲尼稱:『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士不繫於世類也。語曰:『雖有茲基,不如逢時。』,信矣!樊噲、夏侯嬰、灌嬰之徒,方其鼓刀僕御販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勤)〔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當孝文1>時,天下以酈寄2>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注解〕 (1) 孝文: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酈寄:漢朝人,字況,生卒年不詳。
伯牙絕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子期死後,伯牙從此不彈琴,借以比喻知音難遇。《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昔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也。」
一髮千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鈞一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鈞一髮」原作「髮引千鈞」。典源本於《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國公室的公子,愛好與賢人交遊,不管國事,他很推崇趙國人公孫龍的學說。樂正子輿知道後,對著公子牟嘲笑公孫龍說:「公孫龍言辭荒誕,善於詭辯,像他說的髮引千鈞、白馬非馬等言論,根本是違背客觀規律的謬論!」公子牟聽了反駁樂正子輿說:「智者的話,本來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說那些言論不合理,其實是因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髮引千鈞』來說,一根頭髮之所以可以繫著千鈞重物,這是因為頭髮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細髮絲,拉引千鈞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來就是隨時會斷,《列子》此處所說的「...
喟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嘆息、嘆氣的樣子。《論語.先進》:「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1.1 周遊列國1.2 相貌2 思想3 著作4 評價4.1 中華文化5 參考資料 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祖先是宋國人,是成湯的後裔。自微子啟,傳八代,至孔父嘉,嘉是孔子的六世祖;因在宋國五世親盡,於是自嘉而後以孔為姓。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黃帝紀元2146年,前551年)夏曆八月廿七(現行陽曆9月28日),出生於魯國。他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跟母親過著孤苦的日子。十九歲成婚,首先出任孟懿子的委吏,專為整頓賦稅;嗣為司職吏,專滋蕃息;屢顯聲名,旋遊周京,問禮於老子,回國後,國人慕其名,向他...
覆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因子路在衛被剁成肉醬,從此見到肉醬便叫人把它倒掉,不再食用。典出《禮記.檀弓上》。後比喻睹物思人。《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伯牙絕絃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心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謙虛不自滿。《列子.仲尼》:「南郭子貌充心虛。耳無聞,目無見,口無言,心無知,形無惕。往將奚為。」《文明小史》第四○回:「可見這些人還不心虛,自己不曾涉獵過的學問,就不願意聽。」
知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俞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當伯牙彈琴志在高山時,子期便從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當伯牙志在流水時,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後,伯牙便絕弦不彈,因為再也沒有人能像子期那樣懂得他的音樂了。見《列子.湯問》。後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文選.古詩一九首.西北有高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昔伯牙絕絃于鍾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吐詞艱澀、言語鈍拙。通「訥」。《史記.卷一○三.萬石張叔傳.太史公曰》「仲尼有言:『君子欲訥於言』」句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訥』字多作『詘』,音同耳。古字假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