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32.86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一音滑至另一音的法。為英語glissando的意譯。可用於演弦樂器、管樂器、鍵盤樂器等。
近臨╱節情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其所組合的是力勢與時間(Weight/Time)要素,此一情境主要是針對身體的意識(Body Consciousness)與感受,常見于跟著隨身聽而舞動的人身上。
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Rudolf von Laban & F. C. Lawrence《Effort》1974、Marion North《Person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Movement》1972、《The LMA Compendium》1990.
金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如金石所的樂音。宋.蘇軾〈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煙靄間,澒洞金石。」
塔拉;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音樂中,塔拉等於節或拍子,雖然其傳統作法並不和西洋音樂的定義完全相同。每一種塔拉都有一個特定的拍子(3∼128拍),在整個演中以同樣的節拍型反覆,從而構成一種拍子的循環。以塔拉中眾所皆知的「丁塔拉」(tin-tala)為例,它是由十六拍構成,分成四組,大致相當於西洋音樂的4/4拍子。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198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臣下呈給天子的公文。《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牋,乃得應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密的章。《宋史.卷二八二.李沆傳》:「帝以沆無密,謂之曰:『人皆有密啟,卿獨無,何也?』」
四重╱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術語。為四位獨或獨唱者而作的樂曲。這種樂曲有時可加入伴部份,有時只有四人重或重唱。四重(唱)樂團《弦樂四重》是室內樂最熱門之曲目之一,有時四重也可混合弦樂器和管樂器,但很少有管樂四重。大約在1750年之後,鍵盤樂器也加入弦樂四重中,例如:海頓(F. J. Haydn, 1732-1809)所寫的四重,包括一個豎琴、兩個小提琴和一個大提琴,後來莫札特(W. A. Mozart, 1756-1791)的《四重K478、493》是用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也有些四重是以鋼琴配上其他的樂器,如梅湘(O. Messiaen, 1908-1992)的《Pour le Fin...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緘的章。也稱為「封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直接上呈皇帝的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音樂演的方法。當演進行時,一人左、右手各持一槌,交互敲打鐘琴或木琴,以同音、連續、快速的方式來伴,稱為「滾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